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李泽昌 赵舒霞 齐烨俊
近年来,罗山县莽张镇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挖掘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深入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荷花盛开,绘就乡村旅游新画卷。蔡店村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自然优势,采用“市场+合作社+村集体”模式,大力发展荷花产业,从江西广昌引进优良白莲品种太空莲36号,成功打造出了以“荷花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点。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荷花,还可以品尝到由荷花制成的特色美食,如荷花茶、荷花宴、莲子干果等,让游客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味蕾的满足。荷花产业的发展,带动周边群众通过自主种植、发展农家乐、民宿、季节性务工等增加收入。据统计,目前种植总面积达1000余亩,年产值高达80余万元。
红薯粉条,跨越种植“洼地”为“高地”。红薯粉条,以其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甘岗村,采取“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由村集体负责统一选种育苗,发动号召全村乃至全镇群众利用荒山荒地种植红薯,现种植规模已达800亩。红薯由农民餐桌上的美食,成为致富的“金果果”。在红薯粉条加工方面,通过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红薯种植基地和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引进现代加工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红薯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甘岗村还注重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通过微信平台、罗山在线、抖音等渠道进行网络宣传推广,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体系。预计全年红薯粉等加工产品的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元,实现了农户增收与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的双赢。
拐枣飘香,奏响健康产业新乐章。拐枣一种生长在山间的野生果类资源,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凉亭村依托丰富的拐枣资源,大力发展拐枣产业,通过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拐枣被加工成了各种美味可口的产品,如拐枣酒、拐枣花茶、万寿果汁饮品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原产品作为化妆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出口至韩国、日本等地。罗山县常氏万寿果业有限公司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栽植拐枣,并林下种植野菊花和中草药1000余亩,覆盖凉亭、莽张、方棚、闵水4个行政村。该公司发展拐枣利益联结订单农户242户,仅公司成立当年,年出售拐枣制品近50万斤,年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拐枣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编辑:吴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