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财经聚焦丨 文旅融合、科技赋能、个性多元——透视旅游消费新趋势
时间: 2024年05月20日09:09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文旅融合、科技赋能、个性多元——透视旅游消费新趋势

  新华社记者

  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从多地举行的惠民文化旅游活动看,文旅深度融合,科技赋能不断打造消费新体验,多元个性化需求助力拓展消费新场景等,正逐渐成为当下文旅消费新趋势。

  文化“活”了旅游“火”了

  牛肉丸、朥饼、糖画……潮州美食非遗集市上,形形色色的潮州传统美食香气扑鼻、“潮味”四溢。马来西亚游客颜泳和今年第二次来到潮州,“感觉吃不够!以后我还会经常过来。”

 游客在潮州美食非遗集市体验美食。(黄春生 摄)

  游客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与潮州饮食工作者、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一口非遗糖画、一杯潮汕工夫茶,串联起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 

  内蒙古鄂尔多斯,柔软精致的羊绒制品不仅是游客常买的“伴手礼”,而且还能让游客亲身体验其制作过程;浙江宁海,赏花线路与采茶研学、读书活动、绘画艺术有机结合;在上海,访问各大博物馆的观众中,超过50%是35岁以下年轻人,超过60%是“拉杆箱一族”,85%以上会在博物馆内或周边商圈购物……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深度融合,让旅游业既服务美好生活,又促进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宁海通过油菜花节、桃花节、樱花节三大花节,累计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实现旅游收入1350余万元。

 游客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赏花游玩。(蒋攀 摄)

  目前,鄂尔多斯“绒都小镇”126户商户已和181家旅行社签约,2023年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执行会长麻绍勤表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地域文化与旅游项目的深度融合,为旅游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科技赋能打造更炫消费新体验

  用国际天文项目“退役”材料制成艺术装置,将海量天文数据转为可视化的图像,以互动性强、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科学家与艺术家对宇宙的理解……

  上海天文馆的展览“宇宙考古—探索时空的科学艺术之旅”日前向公众开放,给参观的游客带来震撼体验。

 名为“宇宙考古—探索时空的科学艺术之旅”的展览在上海天文馆展出。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给游客带来更多更炫的消费新体验,沉浸式智慧化是其中的新亮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让石窟艺术得到全新演绎;“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成为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人气最旺的“打卡”点;潮州涵碧楼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讲活红色故事……

  如今,5G+智慧旅游应用已覆盖风光旖旎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厚重的文化遗产和古镇古城、“烟火气”十足的特色街区、精彩纷呈的戏剧演出以及悠然又活力四射的现代乡村。面向消费者的机器人送餐服务、无人机外卖、无人机旅拍服务等,已广泛渗透到旅游休闲场景。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包括上海天文馆在内的全国首批42家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吸引消费者超430万人次,实现消费总额超过2.2亿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正不断展现出生机勃勃、潜力无限的广阔前景。

 个性化与多元化场景丰富

  徐汇西岸,是正在举办的“2024上海(国际)花展”的一个会场。滨水空间咖啡香与花香四溢,骑行、轮滑、攀岩、篮球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客流“爆棚”。

  游客周婷说:“我们一家人来这里,老人想看看花,小孩子想玩轮滑,我想坐下喝杯咖啡,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但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随着游客需求更多元化、个性化,文旅消费场景不断突破“边界”,客源地、目的地也更加多元。

  在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暖城七点半”春夏文旅消费促进活动给赛车小镇注入夜间生命力。小镇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培育水上运动、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引入后备箱集市、飞机草坪音乐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和亲子家庭前来“打卡”和夜游。

 5月18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赛车小镇机车音乐节活动现场。(受访对象供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蕴丽认为,当下消费需求内容日趋多样化,餐饮、旅游、零售、商圈、文娱、数字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旅游业态正在日益多元化。

  贵州“村BA”、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平潭“蓝眼泪”……此前相对“小众”的旅游目的地,不断涌现出新的吸引力。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亚磊介绍,从该平台“五一”订单同比增速看,县域市场高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高于一二线城市。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60亿人次和6万亿元。

  戴斌说:“广大游客消费需求的变迁,正在倒逼旅游从业者以全新的理念看待今天的旅游业。我们要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记者陈爱平、贺书琛、毛鑫、顾小立)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