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从电商大促看消费新趋势
时间: 2024年06月24日15:05     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日前,中新经纬研究院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浪潮卓数发布的《“618”消费洞察报告(2024)》显示,5月31日至6月18日整体网络零售额达11491.2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实物网络零售额9949.9亿元,同比增长7.8%。

  《报告》认为,随着国潮国风涌现,国产品牌受到热捧。统计数据显示,在网络零售额品牌榜前十名中,小米、美的、海尔、华为、格力、小天鹅国产品牌占据6席。

  近两年,新中式美学走红,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焕发新活力,成为新消费热点。《报告》显示,今年“618”,儿童汉服、马面裙、国潮首饰、国潮花瓶花艺、国潮创意礼品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5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表示,新中式、新国潮,基本都与文化内涵、中国元素相关联。整体来看,品牌和文化元素对于消费增长起到了更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取决于消费者收入增长和消费者文明文化程度的提高。如今,消费者对商品文化内涵的较高要求正反映了这一点。

  除国潮外,绿色、健康、智能、户外消费也持续增长。《报告》显示,“618”期间,环保油漆、环保地板、环保隔音材料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节能洗碗机、节能热水器、节能中央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

  厨电智能化趋势明显。智能电烤箱、智能净水器、智能面包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90%;智能床垫、智能床头柜、智能晾衣架、智能摄像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表示,在理性消费时代,消费者会更加注重寻找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盲目跟风消费。在这样的消费理念下,小众品牌和定制化产品受到追捧,品质与体验更加重要,健康环保意识日渐增强,数字化与智能化带来的产品升级体验会引发消费结构升级,情感消费和悦己消费会更加普遍。企业需要更重视消费者声音,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多元的,体现在消费领域,就是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商品与服务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也将对生产领域供给侧改革产生拉动作用。”姚景源说。

  相比往年,今年促销方式更简化,“低价”“用户体验”成为平台追求的关键词,平台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回归到“用户为先”的本质。京东、天猫、快手等平台均取消了预售机制,不需要提前付定金、再付尾款后发货,直接现货开卖,各大平台对优惠促销政策进行了大幅简化。

  《报告》显示,消费者更加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平台及时跟进。京东等平台上线比价页面、抖音推行电商改价系统、拼多多采用“自动跟价”功能,各大平台在价格策略上通过价格竞争赢得用户。例如男鞋、女装、男装、女鞋在活动期间平均价格分别下降了18.4%、9.6%、9.5%、2.8%。

  “这说明电商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快转变。这种非常集中的电商节日活动,充分促进了电商之间的相互竞争。”王微分析,每家平台都高度重视“618”,在活动期间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和促销政策,并不断创新和调整。

  李鸣涛认为,在理性消费时代,面向未来发展,突出“低价”优势的电商大促,不能仅仅成为消费力的一次集中释放,更应该成为产品创新的集中展示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电商平台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体验基础上,更应该深挖电商高效供应链支撑下形成的价格成本优势,提升平台自身的渠道效率和运营服务水平,引入AI等新技术,打造电商服务新场景,构建良性竞争生态。

  《报告》显示,“以旧换新”成为年中大促关键词,通信器材、家用电器、家具等均成为以旧换新的重要品类,市场呈现出全面焕新的消费趋势。净水器、电磁炉、冷风扇、热水器等销售额快速增长。

  姚景源表示,居民更新家电,一方面是出于安全性考虑,使用一定时间的家电应当更新;另一方面是使用更绿色、更智能产品的需求,面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功能,老家电在功能上和环保标准上都有些落后。家电以旧换新既能保证消费者对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更智能、绿色新产品的需求,还能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记者 黄 鑫)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