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百强
2024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装备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以上、10%以上、15%以上,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到25%以下……7月9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1部门发布通知,印发郑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95%以上、80%以上,新增智能化绿色化试点示范500个以上。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加快推动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方案明确,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聚焦工业母机、电气机械、农副食品加工等体量规模大的传统行业,加快淘汰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推广先进生产设备,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超硬材料等新兴行业,鼓励更新应用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先进设备。在智能制造设备应用方面,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设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仓储与物流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提升本质安全设备,推动具备条件的生产煤矿加快智能化改造,在采掘(剥)、供电等生产环节进行设备更新和智能优化提升,到2026年,年产能45万吨以上正常生产的煤矿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年产能45万吨及以下正常生产的煤矿分别建成不少于2个关键环节智能化子系统。
加快推动制造业“一转带三化”。方案指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郑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高质量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等贯标,争创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一链一策”开展重点产业链数字化“网联”升级,引导企业持续深化“上云上平台”。支持小微企业园、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平台用标识”,支持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推广订单共享、设备共享、产能协作、集采集销、众包众创等新模式,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水平。推广“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争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区。同时,推动工业企业高端化改造,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
加快推动优势装备产业做大做强。方案明确,增强优势装备供给能力,聚焦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专用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及关键部件,支撑重点行业设备大规模更新。强化装备制造企业培育,围绕装备制造、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推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在装备制造、精密数控机床等领域大力开发新产品,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性能优越的高端精品。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配套奖励政策,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力争到2027年,新增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0项。
编辑:薛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