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新材料释放“新质力”——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观察
时间: 2024年11月25日08:57     新闻来源:新华社     

  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11月21日至24日在安徽蚌埠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聚焦“新材料、新科技、新未来”,交流发展新思路、谋求合作共赢新机遇。

  “新材料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对于中国乃至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每年我都会如约参会。”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已连续举办四届,提及会展中的各种前沿材料技术、论坛中的跨界思想碰撞,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张联盟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

  作为一家以太空运输和轨道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公司,星捷太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第一次参会。公司创始人钟时告诉记者,他们借助此次参会的机会,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产业合作伙伴。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将出现更多的跨界新材料,进一步推动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拓展出更多的下游产业新赛道。”钟时说,安徽省在空天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上都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明年公司在蚌埠的生产基地将正式投产。

  展会现场,蚌埠凌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很多飞行器零部件。

  “这些飞行器零部件都穿上了一层‘隔热层材料’的‘衣服’,正是它们保障了飞行器在极端高温环境下的正常运转。”蚌埠凌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刘杰说,公司近年来大力招引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携手,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按下开关、接通电源,一块玻璃由一片漆黑慢慢变得透明。大会现场,浙江景昇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变色玻璃”吸引了很多观众。

  “这其实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玻璃,但附着其上的薄膜材料及相关组件,让它能通电变色,发挥透光隔热、色彩变化及隐私保护等多种作用,可用于建筑幕墙、新能源汽车天幕等多种场景。”公司工程师朱立响介绍。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我国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在安徽,新材料产业聚链成群。大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678亿元,同比增长14.9%。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展示用生物基新材料制作的各种产品。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作为生物基材料行业的“链主”企业,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聚焦非粮生物基材料的关键技术,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和下游场景的拓展应用。

  “随着绿色技术的迭代和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创新,生物基材料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副总经理陈礼平说,利用自主研发的秸秆乙醇技术,丰原集团与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可持续生物航空煤油项目,积极助推航空运输业低碳转型。

  “材料产业的创新支撑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而飞机、汽车、高铁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引领材料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光辉认为,上下游之间的融合创新至关重要。“根据下游应用端的实际需求,持续不断推动材料的创新迭代,才能实现材料和应用场景的完美融合。”

  记者关注到,在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的当下,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韧性和活力,成为本届大会的高频热词。

  “我们在德国、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设立研发机构,推动新材料领域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速前沿材料的科技创新。”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彭寿看来,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谋求更加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精准布局攻克重点领域材料难题,构建上下游协同共赢的新材料产业生态,才能在发展中赢得先机。(记者王菲、胡锐)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