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新华时评|全球再起“熊猫旋风”
时间: 2024年06月06日09:29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题:全球再起“熊猫旋风”

  新华社记者许苏培

  近段时间,大熊猫在全球有点热。《功夫熊猫4》上映后连续两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韩国大批民众冒雨送别返回中国的“福宝”、“金喜”和“茱萸”在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首次公开亮相、“宝力”和“青宝”将于年底前赴美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无论在大银幕上还是动物园里,大熊猫魅力十足,来自全球的欢迎和喜爱更是令人动容。

5月30日,大熊猫“金喜”在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吃竹子。新华社发(古斯塔沃·巴连特摄)

  大熊猫是中国国宝也是世界团宠,所到之处都会刮起一阵“熊猫旋风”。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方将“玲玲”和“兴兴”作为珍贵礼物送给美国,8000名美国民众冒雨迎接,动物园首月参观人数达上百万。日本上野动物园也因“康康”和“兰兰”的到来而人气大增,当年入园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是前一年的5倍多。在墨西哥城查普特佩克动物园出生的“托维”是第一只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出生并存活的海外大熊猫宝宝,“托维”的专属歌曲《查普特佩克的熊猫宝宝》发行后在全球卖出了好几百万张唱片……旅外大熊猫人见人爱,海外趣闻数不胜数。

  如今,“宝力”和“青宝”也将被送往“玲玲”和“兴兴”当年所在的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园方正在积极准备,改造升级熊猫馆舍,园内多个标牌上写着“熊猫来了”,礼品店里摆满了以熊猫为主题的商品。《纽约时报》网站刊文称,华盛顿没有大熊猫的六个月显得“漫长而可怕”,但“这种空落落、难以忍受的感觉很快就要结束了”。

  这是5月29日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主题纪念品。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当天宣布与中方开启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大熊猫保护的国际合作,每一只大熊猫海外幼崽的诞生,也都是中外科研人员交流协作的成果。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度濒临灭绝,到如今野生大熊猫数量近1900只、全球大熊猫圈养数量达到728只,实实在在的数字背后,是中国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疾病防控与诊治、生态环境建设与全球交流合作等方面付出的巨大心血。

  大熊猫的命名,也包含着世界各国人民美好的祝福和期盼。“托维”在墨西哥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指代孩子。第一只在欧洲人工饲养环境下出生并存活的大熊猫“竹琳”,有“竹林中的瑰宝”的寓意。200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经过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投票,赠台大熊猫被命名为“团团”和“圆圆”。刚刚在马德里动物园开启十年旅居的“茱萸”,因为出生在重阳节而取名自“遍插茱萸少一人”……

  人们对大熊猫的喜爱不分老幼、超越国界,这也正是各国人民情感相似、心灵相通之处。当前,聚焦大熊猫重大疾病防治、加强大熊猫栖息地和野外种群保护等主题的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在全球展开,愿可爱的大熊猫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和中国人民的善意,继续在全球传递友谊、播撒快乐。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