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技术提升 |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新利器
时间: 2024年06月24日09:5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马培丽

  近日,宝丰县中医院微创介入科通过使用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再次成功将一位颈内动脉多发串联动脉瘤患者一次性治愈。血流导向装置的使用让介入手术更加微创、简便、安全和有效,其为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根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片.png

  据了解,今年38岁的王女士3个月前出现反复头痛,休息后可缓解,近期,由于王女士头痛症状明显加重,且伴有言语不利等,为求彻底根治便慕名来到宝丰县中医院寻求治疗。

  入院后完善头颅CTA发现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和交通段2个形态欠佳的瘤样凸起,(其一约5.7mm*4.2mm)。针对患者的情况,接诊医师当即通知该院微创介入科魏洪滔主任进行会诊,魏主任在查体及阅片后建议为患者完善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明确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串联瘤样扩张,存在瘤体复杂,角度“刁”、瘤颈“宽”,累及“重要”血管等。经过团队反复分析一致认为传统的开颅夹闭手术和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此类型难度大、复发率高,因此建议为王女士行目前国内先进的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进行介入治疗。其优势在于安全性高,不易复发,手术时间短。

  “我今年才30多岁,平时吃饭干活身体倍儿棒,脑子里真长了肿瘤?”得知检查结果后,王女士陷入了恐慌。“动脉瘤不是‘瘤’,而是血管因为血流动力学改变,管壁形成的异常膨出,在颅内安上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后果不堪设想。你目前出现的症状正是由此引起。解决它,越快越好!”听了魏主任的病情分析后,王女士和家属当即同意他的手术方案。

  经过缜密讨论及术前准备,魏洪滔带领团队医师为王女士施行全麻下左侧颈内动脉多发串联动脉瘤密网支架植入术。手术开展顺利,术后完善造影提示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充分打开,各段均贴壁良好,动脉瘤腔内造影剂已明显滞留,手术仅用时半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和不适,一切正常,效果可期。术后5天出院。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也体现了宝丰县中医院微创介入科在复杂动脉瘤上的救治能力和专科实力。让患者免去各地奔波转诊的时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技术是微创介入领域的创新疗法,改变了治疗理念,将以往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念由单纯‘填坑’转变成了‘重新铺路’,使得手术更简单、更快捷,对于复杂动脉瘤的患者还可以有效节省费用。”魏洪滔介绍说。

  一直以来,宝丰县中医院微创介入科一直紧跟医学发展趋势,致力于通过微创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安全的诊疗方案”,科室不断引进和开展例如: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tips手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B型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脑动脉狭窄,静脉及透析通路制备及密网支架治疗等各种新业务新技术。为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该院还特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著名介入科专家袁慧锋博士每周五长期来院开展坐诊、手术、查房等。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