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建芳
低空经济,是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蓝天赛道”。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推动低空消费、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河南现代化进程。
2025年建成一批机场和无人机起降点 低空经济规模以上企业50家
根据《方案》,河南省将本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需求引领、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同高效、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标明确:到2025年,完成低空基础设施布局,初步建立低空空域管理机制,建成10个左右通用机场和一批直升机、无人机起降场地、起降点;产业规模大幅提升,低空经济规模达到3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家左右,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力争超过20个,全省通用飞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8万小时,无人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100万小时;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打造20个低空标杆应用场景。
到2027年,建成20个左右通用机场及兼具通用航空服务功能的运输机场,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左右,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超过25个,通用飞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10万小时,无人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200万小时。低空经济标杆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容升级。
推动低空飞行与旅游、运动相融合 培育低空消费新产品
据悉,《方案》除了确立整体发展目标,还推出壮大低空经济消费市场的四项举措。依据《方案》,河南将鼓励发展“低空+”消费,推动低空飞行与旅游、运动、摄影、娱乐、表演等消费活动相融合,培育形成低空消费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
在“低空+”文旅消费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全域全季低空旅游,依托太行山水生态资源、丹江库区水生态资源等文化名片,打造“一心一带四区”低空旅游布局,在度假区、景区、航空飞行营地等开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热气球、动力伞等飞行体验点,开通区间低空飞行体验航线。
在“低空+”运动消费方面,支持郑州、安阳打造知名航空运动消费中心和人才培训基地,加快航空飞行营地、航空运动俱乐部和飞行训练基地建设,积极举办各类航空运动赛事和活动,引导培育大众航空运动消费。
在“低空+”教育培训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各具特色的航空教育培训基地,开展航空模拟、私人飞行驾照等培训业务。举办航模比赛、飞行模拟赛、无人机操控及竞速等赛事活动。
在“低空+”会展方面,支持举办特色突出的航空嘉年华、航空博览会、航空产业发展论坛、低空商业应用场景展示展览等活动,持续办好郑州航空博览会、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等航空节事活动,提升航空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郑州、安阳等地率先开展无人机物流试点 大力发展城际短途运输航线
《方案》还指出,要鼓励城市低空物流发展,加快推进无人机在快递、即时配送等物流配送服务领域的应用,支持郑州、安阳等地率先开展无人机物流试点。
同时,要大力发展城际短途运输航线,以郑州为中心,积极开拓市域、城际、区域等低空客货运航线,建立省内和省际空中交通体系,发展空中通勤、城际飞行等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这就意味着,无人机“跑腿”、送快递的场景将来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生态环境领域,我省已经组建了无人机执法大队,无人机可以完成排污口取样、空中拍摄取证等相关执法动作,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令人振奋的是,《方案》还提出,建立健全低空空域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低空空域服务保障能力。完善低空经济专业人才引育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省内航空企业、航空特色院校加快引进低空经济领域紧缺创新型人才,以及持有专业证照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编辑: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