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防汛关键期关注哪些风险?哪些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谈“七下八上”期间防汛抗洪
时间: 2024年07月15日09:11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防汛关键期关注哪些风险?哪些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谈“七下八上”期间防汛抗洪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7月16日至8月15日),这是每年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这期间,防汛抗洪重点关注哪些风险?哪些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

  14日,水利部举行“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新闻通气会,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防汛关键期重点关注四大风险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总体上洪水多发、频发、重发,致灾性强。

  根据防汛关键期汛情预测,重点关注四大风险:七大江河流域都有可能发生洪水,洪水防御可能面临多线防汛,防御任务十分繁重;局地暴雨极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等,防范应对难度大;中小水库、病险水库、淤地坝点多量大,抗御洪水的能力较低,安全度汛压力大;今年水利工程项目多,部分项目需要跨汛期施工,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风险高。

  姚文广表示,水利部将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措施。坚持预防为主,前瞻、及时、准确做好汛情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调度指挥;坚持以流域为单元,所有具备防汛能力、担负防汛任务的水工程全部进入防汛状态,实现流域控制性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整体效果;加强堤防巡查防守,特别要加强超警超保河段和薄弱堤段、险工险段、堤防背水侧坑塘等地方的巡查防守,尤其重视夜间巡查防守。

  同时,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切实完善县、乡、村、组、户5级责任制和“叫应”机制;严格落实水库安全度汛责任,在建工程全部落实安全度汛措施,高度重视城市防洪内涝问题;高度重视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一旦出现险情或危险预兆,果断转移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七下八上”期间七大流域都可能发生洪水

  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峰说,今年入汛以来,全国降雨的阶段性明显,过程多、强度大;主要江河洪水早发、多发、并发,4月珠江流域发生6次编号洪水、较常年偏早2个月,全国大江大河已发生20次编号洪水;中小河流超警数量多、洪水涨势猛,全国24省份共有786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是常年同期的2.2倍。

  旱情方面,云南、四川等地部分地区冬春连旱持续时间达6个多月;6月以来,河南、山西、山东、安徽、陕西、河北、江苏、甘肃等地旱情一度发展迅速。

  钱峰说,据预测,“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旱涝并发、涝重于旱,可能有台风北上,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致灾影响重。

  汛情方面,长江上游可能发生较大洪水,上游支流嘉陵江、中游支流汉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黄河中下游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支流渭河、汾河、伊洛河、沁河、大汶河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淮河流域沂河、沭河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淮河干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海河流域漳卫河、子牙河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大清河、永定河、北三河、滦河可能发生超警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松花江、辽河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太湖、钱塘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旱情方面,预计广东东北部、福建大部、浙江南部、湖南南部、江西大部、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发生干旱。

  加强水工程调度积极迎战长江洪水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吴道喜说,在应对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过程中,长江委联合调度控制性水库群累计拦洪约165亿立方米,大大减轻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沿江沿湖的防洪压力。7月11日18时,2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长江委优化调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三峡水库对洪水的削峰率达32%,避免长江中下游宜昌至武汉约700公里河段超警戒水位。

  “根据预报,三峡水库7月15日将再迎来一次洪峰流量45000立方米每秒量级的洪水过程,三峡水库库区防洪安全存在较大风险。”吴道喜说,长江委将通过联合调度金沙江梯级水库、大渡河瀑布沟水库、嘉陵江亭子口水库等上游干支流水库群,预计可减小三峡水库入库洪峰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降低三峡水库最高调洪水位2米左右。

  吴道喜表示,根据最新预报,未来10天长江上游仍有连续性强降雨过程,强度以大到暴雨为主。为应对长江上游后续可能发生的大洪水,保障荆江河段防洪安全,长江委计划抓住7月中下旬有限的强降雨间歇期,加快降低三峡水库水位,让三峡水库腾出足够的防洪库容,做好迎战“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可能出现的大洪水的准备。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