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金艳
“中午下班来吃饭,饭菜都是做好的直接选,吃完还有时间午休。我已经来吃一个多月了。”上早六班的琪琪说。
在郑州,社区老年食堂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便宜、健康、方便的老年食堂饭菜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心头爱”。老年食堂为什么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就餐?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平价质优好评不断
“两个素菜,一个荤菜,一份米饭,总共12元,紫菜蛋花汤和小米粥免费喝。”这是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上一家老年食堂里,午饭时间的一个结账场景。
“食堂面向所有群众开放,中午11点半,第一批上班族到来,到12点放学高峰期,家长接完孩子就直接来就餐了。”位于金水区通信花园社区的同乐食屋的负责人说道。
口味清淡、食物新鲜、选择多样、价格实惠,大部分饭菜价格只比老年人就餐贵1~3元,深受社区居民和周边上班族的欢迎。
“像孩子放暑假,我们上班,家里没人做饭,孩子自己步行5分钟到这吃饭,吃完饭再回家一直都在小区范围内,感觉上也安全。”省邮局家属院居民刘婷说。
带母亲刚吃完午餐的王阿姨接着说:“我妈妈74岁了,我上班赶回来给她做饭很匆忙,让她在这吃新鲜健康还可以送上门,我放心多了!”
探索多样经营模式
“老年人点餐不排队,不会扰乱本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就餐环境,只是服务老年人的同时也服务其他群体。”位于二七区的一家老年食堂负责人杨虎表示。
“针对年轻人有减脂类的餐食,像荞麦饼、玉米饼、蔬菜沙拉,还有水煮肉片、酸菜鱼、小炒肉等‘下饭菜’。”杨虎说。
“最近天气逐步转凉以后,还会推出养生汤,保证一到两周更换一些新的品种。”金水区杜岭街道一家老年食堂负责人张泽说。
一开始,家住附近市民新村小区的黄先生还犹豫不决:“我一看‘老年食堂’这名字,还有些质疑。后来带孩子去吃了一顿,还有适合小孩的套餐,真全面。”
“老人有‘三高’饮食方面要慎重,我们有低糖、低盐、低脂菜品,老人可以放心吃。”张泽说道。
带来新饮食风格
年轻人,似乎正在“重塑”一代人新的饮食风格。高性价比、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服务,自有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对我们来说,吸引年轻一代的食客更有利于养老食堂的运营。食堂目前供应一日三餐,共三十多种菜品,每天的客流量稳定在三百人左右。”中原区熹乐康小食堂的负责人表示。
“对大众开放之后,食堂的配餐量加大了,盈利也将有所弥补,这一部分收入我们又用于质量的提升中去,我认为对养老助餐形势更有利。”二七区陇南社区食堂负责人坦言。
编辑:薛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