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陈海 黄延鹤 叶全花
日前,在农行鲁山县支行公布的最新“一县N品”名录,又有一批产业纳入其中:商超经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装饰材料;经济作物种植(水果、蔬菜、药材等);家电销售;餐饮;养牛业;民宿农家院;粮油种植与购销;农资购销和食用菌等。至此,“名录家族”已由当初的6大类扩充到11大类(包括近20个小项)。
最为亮眼的药材种植业,被首次列入“一县N品”名录。贷户进入名录后,将会在贷款投放速度和额度上享受更加优惠和便捷的服务,贷款额度将由20万元提升到100万元。
鲁山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平原、丘陵、山地兼备,为发展中草药种植提供了自然条件。目前,该县的背孜、尧山、瓦屋、仓头等十余个乡镇发展起了中草药产业,全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达3万亩。
背孜乡有林地有12万亩,乡域内空气和土壤十分适宜发展中草药产业。目前,全乡集中成片种植中药材2600余亩,从事中草药种植、采摘、收购的农户有300余户,年交易额达4000余万元。
一直以来,农行鲁山县支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依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要求,秉承“党建牵线、农行搭台、信用开路、金融惠农”的思路,把金融服务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有力抓手,着力解决当地小微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该行组成多支“党员服务小分队”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拜访小微企业,下乡走村入户,了解资金需求情况。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普惠贷款和“惠农e贷”已突破13亿元,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鲁山县是菌菇种植大县,也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食用菌年种植总量保持在3.6亿袋左右,年产值近50亿元,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中国香菇之都”等称号。近年来,该县大力支持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走出去”,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出口能力。
在观音寺乡太平保村的天泽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着加工蘑菇罐头,加工好的罐头将被装上全冷链运输车外销。 这批罐头运到山东青岛后将装船销往国外。今年已出口产品1000余吨,仅太平保村的生产加工基地就带动100余人就业。
该县强力推进“一县N品、一镇N特”,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出更多具有鲜明乡土特征和地理标志的特色产品。先后帮助“九九乡情”“吉尔木”等多家龙头企业的食用菌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推动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打造食用菌规范化出口基地。大力发展土特产深加工业,把链条做长、特色做优、优势做强。
此外,该行积极探索服务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创建“农情服务”网点服务品牌,推进网点“服务升温工程”活动,提升专业高效的服务水平。不断为客户提供有温度、有速度、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农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