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渠首所在地。当天在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电厂路附近的南水北调干渠旁,记者看到干渠里的一泓碧波,绕过南阳独山,下穿焦枝铁路、商南高速公路大桥奔向远方。距此几公里外的蒲山镇杨营移民村,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村。2011年整村由淅川县大石桥乡杨营村移民至此,在卧龙区的新家园开启了生活新篇章。
杨营村利用国家移民扶持资金和政策,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建成蒲山镇移民产业园,引进多家企业,在厂房出租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为移民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记者走进杨营移民村的蒲山镇移民产业园,走进园区内规模最大、安置移民群众就业数量最多的怀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见证移民群众在卧龙艾草产业中收获的希望与幸福。
据悉,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艾草产业在这里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以河南怀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成为产业崛起的强大引擎。怀南堂成立于 2022 年 3 月 17 日,注册资金 300 万元,依托南阳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专注大健康产品与中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已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全产业链现代化企业。走进怀南堂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忙碌而专注。公司拥有近百亩工厂产区,配备十万级 GMP 净化车间、多条全自动生产线以及研发中心与检测中心,研发经费年均投入 500 余万元,专利成果丰硕。
怀南堂的发展,为杨营移民村带来了满满的机遇。公司为 180 余名南水北调移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这些曾经的农民,如今转身成为产业工人,在生产、加工、研发等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村民还凭借自身努力晋升到管理岗位,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
该企业负责人贾玉龙表示,深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注重移民员工的培训与成长。技能培训、安全教育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实现了从普通群众到产业工人的提升,同时鼓励他们参与创新活动,提升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新建办公区并设立怀南堂商学院,常态化开展内外部培训,为移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