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赵梦衍 刘培
今年以来,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实现“六最”营商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政务服务提升促营商环境之好。聚焦企业急难愁盼,节省办事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实施政务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增设母婴室、电子导览屏等便民设施,设立咨询辅导区、业务受理区、“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等功能专区,创新推出预约及延时服务制度,满足群众多元化办事需求。同时,主动承接市级下放行政权力事项2批74项,明确承接部门,理顺办事流程,规范行权方式,确保下放的权力事项接得住、用得好。今年以来,已为150多家企业提供深度的帮代办服务,免费刻章400余枚,极大地简化了企业开办流程,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赢得了企业界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
以营商“软环境”赋能项目建设“硬发展”。建立“一站式”招商代办服务机制,从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全程跟踪,明确“一对一”服务专员,实时提供政策咨询、手续办理、融资贷款等专办服务。根据全年工作目标,梳理项目实施“九大攻坚”行动,九大攻坚组牵头抓总,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及时间节点,动态调整推进,推动问题解决,加快项目进度。先后解决土地、手续问题21项,园区吸引300余家企业入驻,集聚冷链企业78家,占全市的67%。
以创新发展撬动营商环境优化。今年以来,先后出台《示范区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临港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政策文件5个,全面提升项目谋划、招引、签约、落地、开工、投产的全流程保障服务。加大惠企政策落地,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8场,对接企业680余家,达成意向企业40家,融资需求金额达23150万元,已批授信金额18650万元,投放金额10706.7万元;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14场,为56家企业发布用工信息900余条;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活动,帮助37家企业对接需求资金8490万元,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加速了示范区的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