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杨娟
医保控费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必要手段,鹤壁市通过强力实施“合理控费”攻坚行动,建立“653”立体化控费模式,从源头、过程、结果三个维度遏制费用过快增长,确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市次均住院统筹支出呈逐年下降,效果显著。
源头管理上实行“六项改革”。实施DIP付费改革,以病组为单位确定相应医保付费标准,“省定三年任务一年完成”,有效引导医疗机构规范诊疗。改革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实行“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促进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整体效能提升。改革职工门诊费用共济保障制度,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就医。改进医保医师管理,通过“登记注册、积分管理、定期考核”,管好医保医师“一支笔”。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促进医疗机构收费价格在合理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减少群众医疗费负担。深化医保分类宣传机制,持续开展政策宣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乡村,医院和个人遵守医保制度的自觉性明显提升。
过程管理上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建立异地就医费用复核机制。完善药品和耗材集采落地综合监管,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提醒、协议处理等工作机制,抓好集采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集采药品耗材平均降价超过60%。完善基金运行分析机制,研究建立基金运行监测指标,分月、季、年三个节点常态化监测基金运行情况。完善门慢特病管理,明确门诊慢性病鉴定标准,促进慢性病合理用药、合理施治。推进智能场景监控应用,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模式。目前,该市88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血液透析、住院、康复理疗、门诊慢特病、门诊统筹等五大场景的覆盖应用,定点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96%。尤其是对康复理疗、血液透析等重点场景远程监控达到95%以上。依托全省医保信息平台,构建以大数据监测分析为先导的“1+14+3+1”医保反欺诈大数据监管新模式(即建设1个反欺诈数据专区、构建14个反欺诈数据模型、建立3个反欺诈监测中心、建设1个反欺诈智慧驾驶舱),提升大数据赋能精准打击能力。
结果管理上实行“三项措施”。严厉打击医保领域违法行为,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和规范医保基金使用专项行动,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强化基金协同监管,履行基金监管主体责任,加强与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的贯通协同,推进信息互通共享,实现部门间线索互移、结果互通;建立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推进基金使用信用管理,实现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