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冯艳华 姚聪聪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引擎”,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推进项目快签约、快开工、快建设、快达产,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打好全年收官战。
重点项目建设再提速
12月20日,记者在鲁明山河颂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吊车林立,盾构机、挖掘机等大型设备机械轰隆作响、运输车辆来往穿梭,300多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建设者们紧张有序抢抓施工期,确保工程进度。
“项目于8月底开工,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工程就建设过半,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这些都得益于示范区管委会的帮助和支持。”鲁明山河颂项目负责人胡松涛说。
众联冷链、汇正医药年底投产,大河智链产业园仓储中心年底封顶……
据了解,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示范区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工作专班从项目立项到手续办理,从施工环境保障到进度台账制定进行全流程参与、全过程跟踪。今年以来,已相继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35次,研究破解问题79项,切实用实干实效将“施工图”变成“实景图”,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截至11月,该区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69%。
重大项目储备再夯实
以“九大攻坚”行动为载体,超前谋划一批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动态管理,引导重点项目滚动发展,做到谋划一批、落实一批、储备一批、推动一批,切实增强发展后劲,谋划2025年区级重点项目38个。迅猛的发展趋势、优良的发展环境、充足的发展后劲,赢得高质量的产业集聚,中科谱光、泉之农粮食物流产业园、马来西亚VLS国际供应链公司棕榈油产业园等项目签约拿地。12月13日,在第18届全国冷链产业年会上,漯河市示范区被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授予“中部冷链物流示范基地”称号。
重大基础设施再完善
围绕难点堵点问题,强化要素保障,营造良好建设环境。示范区国道107漯河境新建沙河特大桥顺利完成全幅合龙,桥面沥青路面正在加快施工,年底前辖区段道路有望实现通车;组织专班重点打通天台山路、千山路等4条断头路,畅通园区道路微循环;临港产业园7栋仓库完成投用,进一步满足货物储运需求,漯河港1-11月份货物吞吐量突破360万吨,同比增长65%。
“下一步,我们将狠抓项目建设,埋头苦干、克难奋进,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结合,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发展量质齐升、行稳致远。”漯河市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温元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