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郏县:红薯粉条富农家
时间:2024-12-27 15:16:5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李培新 李军辉

  进入冬月,眼下正是红薯粉条生产销售的旺季。12月23日,记者走进郏县冢头镇柏坟周村老农伯种植合作社,生产车间内经验丰富的工人们正在打糊、漏粉、粉条如银线般落入锅中,在热水里翻滚定型。在一旁的粉条晾晒场,一排排晾晒待干的粉条晶莹剔透,在暖阳的照耀下,粉条显得晶莹剔透,成为冬日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源头咱的红薯都是自己生产的,然后打的(红薯)粉,自己做的红薯粉条,保真的。它这个耐煮、筋道,煮完之后比较爽滑,回味又甘甜,不起黏,不会散。”郏县老农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秦亚非说。

  据了解,冢头镇柏坟周村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为红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附近村民都有种植红薯的习惯。合作社负责人秦亚非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设备与技术,严格把控质量卫生标准,确保红薯粉条口感纯正、绿色健康。如今,这里生产的红薯粉条不仅在本地市场畅销,还通过订单形式走向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一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

  “我种植红薯100多亩,年产红薯60多万斤,常年加工粉条都是3万斤左右,价格在10块左右,年产值30多万。”郏县老农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秦亚非说。

  从田间的红薯种植,到粉条的加工制作,再到包装销售,这一过程也带动附近不少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农忙时耕种,农闲时加工粉条,增加了村民的家庭收入。

  “我是附近村的,来到柏坟周这加工粉条,每天110块钱,中午老板管顿饭,这活干的也可以。”工人马书军说。

  由于合作社整个红薯粉条加工生产环节,不含“科技与狠活”,只有原生态的食材和传统工艺,制作出的红薯粉条纯天然、无添加,口感爽滑、有筋道,很多本地村民或是外地客商都会上门采购,经常是供不应求。

  “咱这粉条经常都销往广州、深圳、北京、郑州各大饭店,一般情况下都是订单化销售,常年给他们供应。然后还有附近这个周边县市地区的他们也经常来购买。”郏县老农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秦亚非说。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