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罗一清
今年以来,淇县农信联社通过加强组织保障、过程管控、考核激励和动态调整四项措施,大力推动整村授信工作取得实效。截至12月24日,淇县农信联社在全省农商系统“开展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竞赛活动中排名第26。
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社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部室,制订整村授信方案,细化实施流程、操作阶段、任务分配、考核与奖惩、尽职免责和责任追究等,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实行领导包社、部室包社的双包机制,与基层信用社共同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党委班子对接县委组织部、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牵头推进辖内党建金融共建工作,辖内基层信用社具体对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社区),推动与乡、村两级党组织的联动共建,共同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为整村授信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支持。通过召开政银合作会议,联社与乡镇政府、信用社与行政村(社区)分别签订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及获取行政村(社区)花名册。
加强组织实施。该联社依照各行政村(社区)人数、户数、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商圈等划分辖区金融服务网格,划分各社部金融服务网格地图,并结合业务发展实际,明确重点网络,区分主次区域,按照属地或就近原则明确分包到各社部(营销团队),加强网格管理服务单位和人员责任管理,确保营销区域全覆盖。划分四级网格,由包社领导任一级网格长,包社部室经理任二级网格长,社部负责人任三级网格长,客户经理任四级网格长。各社部根据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区域分布地图,对开展整村授信工作的行政村细分至客户经理,确保精准服务所辖区域。基层信用社通过CRM系统“行政村认领”,与村组对接获取村民花名册,并通过对接乡镇政府、派出所、社保等部门,结合联社存量代发粮食补贴、社保、九要素等数据,明确整村授信目标,包括辖区行政村(社区)覆盖的总户数、授信用信户数、支持的项目等。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个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实现区域管控和过程督导。通过线上E系列产品及乡村振兴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创新服务模式,更加便捷地满足农户需求,提高授信和签订合同效率。加强“每天半日制走访”平台打卡的过程管控,明确打卡的目标和任务,信用社主任监督打卡进度和质量,联社按日通报,通过打卡监控手段,做好日常客户营销维护,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有人管。按日监测、周播报、月排名加强过程管控,按日通报业务推进情况,按周微信群播报下周计划及本周完成情况,按月排名兑现奖励,定期对整村授信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时调整采集政策、授信政策和用信策略,不断优化和改进工作策略。
加强考核激励。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完善的计价和奖励体系,加大奖励激励。客户经理通过CRM系统每新增采集一户给予相应计价,采集完整度50%以上2元、60%以上5元、70%以上20元。采取百分制考核,对机构信息采集工作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的信用社和客户经理给予奖励。
加强动态调整。根据工作变化,及时梳理调整整村授信相关方案3次,确保整村授信各项工作按照既定轨道扎实有效开展。通过完善制度、修订考核,提高前台部门全员营销主观能动性,提高整村授信工作质效,引导全员参与。
该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细化工作措施,提升服务质效,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