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文明 通讯员 梅文辉
“两年的时光过得真快,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回去了,心中有万般不舍,感觉还有好多的事情没有做完……”近日,新蔡县孙召镇大马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略带遗憾地说。
2022年11月24日,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军被派驻到新蔡县孙召镇大马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大马庄村原是国家级贫困村,也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定点帮扶村。之前学校已向该村派驻过两任驻村第一书记。
初到大马庄村,杨军坚持吃住在村委,通过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与困难群众面对面谈心谈话,悉心帮助群众出谋划策,诠释着驻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及时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队员、致富能手一一座谈,并对村里的脱贫户、监测户、企业作坊、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学逐一走访调研,足迹遍布村庄的每个角落。
驻村以来,杨军积极承担学校与新蔡县人民政府“校地帮扶”和对口大马庄村“定点帮扶”两项工作任务,坚持以“好事做实,实事做好”的工作理念和“党建引领、志智双扶、科教助力、为民服务”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驻村工作。
强化党建引领树旗帜
为建好建强村党支部队伍,村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制度,每月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信阳等地参加红色教育培训活动,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四个聚焦”为抓手,开展自查与领查、自改与领改;开展党员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法治宣传等活动。
大马庄村“两委”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赢得了村民的称赞和信任。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村连年实现零事故、零案件、零上访,村党支部被评为“四星”支部。
志智双扶展新颜
为减少群众矛盾的发生,他多方邀请相关专家,到村里作专题讲座,开展“模范人物”“致富能手”“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在村里举办“金秋助学”“教师节退休教师座谈会”等活动。同时还在村里组织群众开展捐款、捐物、捐工活动,15名群众组成了爱心施工队,如今的大马庄村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为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他带领队员们与村“两委”一起组织村民对房前屋后的杂草枯枝进行“拉网式”清理,把整理出的空地改造成花园、菜园、果园、游园;如今的大马庄村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充分发挥“党建+服务”效能,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到村里开展文化、教育、科技下乡活动,邀请老中医到村里开展免费体检和义诊活动,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到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校地帮扶事业兴
在大马庄村,河南麦佳集团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广东菜心、芥蓝、迟心菜、太阳白等绿色蔬菜;协助该集团成功申报贵州茅台集团弱筋小麦酒用粮生产基地,进而又带动周边农民种植4000余亩特色小麦,形成良好的产业带动效应,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促进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大马庄村成了学校专家学者的“流动工作站”,培养了一大批有热情、懂技术、会发展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夯实了群众致富基础,促进了产业兴旺发展。目前,大马庄村新兴产业项目已累计带动900多人就业。2023年,大马庄村集体收益达到37.18万元,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
2023年大马庄村获批“四星”支部;《以“弱”制胜大力发展酿酒小麦产业——新蔡县酿酒专用弱筋小麦推广种植项目》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准帮扶经典项目”,他主持的《校地党建结对帮扶长效机制研究》被列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23年度校级党建创新项目。
为民服务勇担当
杨军先后协调郑州市圃田乡中心小学、驻马店市体彩中心等单位共向大马庄村小学捐赠价值2.3万元的体育器材,同时开展小学数学示范课活动。2024年10月,他和村委干部一起开展“情暖金秋 爱洒重阳”大马庄村重阳节联欢活动,为全村85岁以上老人集体过节,包饺子送祝福,让老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关爱。
2023年以来,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杨军协调项目资金、捐赠钱物折合人民币130余万元,发展两个集体经济项目,培育两个支柱产业,成立1个专业合作社,帮助销售农产品799.09万元(其中,学校直接采购 199.09万元),为村民增收致富拓宽道路。
两年来,杨军依托学校“三农”科技优势,共对接新蔡县开展科技帮扶活动30余次,对接新蔡县重点企业20余家,为当地企业和农民解决畜牧和水产养殖、食品加工、物流电商等相关技术问题百余个,培育壮大蔡洪坊酒业、河南麦佳集团、国恩牧业等当地知名品牌。
2024年6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与新蔡县人民政府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签订《新蔡县农民发展学院协议书》,标志着校地帮扶工作开启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