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卢闯 刘旭
2024年12月24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及特色专科名单的通知》(豫卫医〔2024〕45号)。漯河医专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运动医学科、护理专科成功通过评审,被确定为河南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
截至目前,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共有省、市级重点专科16个,其中骨科是河南省“十四五”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运动医学科、护理专科是河南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神经内科、创伤骨科、显微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普外科是漯河市临床重点专科,足踝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是漯河市临床重点培育专科,胸外科、小儿骨科、儿科、内分泌科是漯河市临床特色专科。
此次两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获批,不仅是对医院专科实力的肯定,更是社会各界对医院专业医疗技术和优质医疗服务的认可。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将进一步提高临床专科管理服务能力和专业影响力,打造更多的省级、市级重点专科,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持续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漯河及周边百姓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运动医学科
医院作为漯河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委单位,在我省较早开展关节镜手术,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膝、肩、踝及髋关节镜手术,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三联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镜下缝合修复,巨大肩袖损伤的镜下修复,肩关节脱位的镜下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软骨移植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的镜下修复治疗等运动医学领域的多发病、疑难病。
科室团队的医师分别进修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天津骨科医院等国内运动医学专业各个权威医院,他们任职于国内多个医学专科学术组织: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老年骨科分会保膝学组委员、河南省运动医疗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运动医疗学组委员、河南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学组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康复专业委员会保膝学组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骨关节病专业组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以此为契机,医院致力把运动医学科打造成为在省内外甚至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运动医学专科,为推动运动医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成为区域性的运动医学诊疗、培训与研究中心。
护理专科
护理团队是一支技术精湛、专业多元、团结奋进的优秀队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5.1%,副高及以上职称占6.7%,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占52%。工作中秉承“团结、创新、敬业、奉献”的精神,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护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优质护理服务做到明确新理念、建立新标准、规范新流程、统一新模式,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树立了漯河市骨科医院护理服务的品牌形象,为佑护漯河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率先在全市应用“品管圈”“6S”“RCA”“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的品质和内涵。先后参加全国、省医院品质管理大赛获得各类奖项50余项,并荣获“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应用示范单位”称号。
注重团队人才的培养,对护士及护理管理者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开展多学科护理查房、医护一体式情景演练、新聘任护士长导师带教制、护士人才培养计划;护理团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理念及管理模式,护理部每年选派护理骨干到国家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交流;紧跟医院“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方向,以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护理团队为目标,逐步打造出一支高素质护理团队,全院护理人员中现有硕士3名、在读硕士10名。
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总结分享经验,固化学习成果,在中华护理学会、省级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应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
创新改进宣教模式、开展了“一科一品”健康宣教扫码墙及出院健康包。
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开展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健康宣教视频大赛、疑难案例分享大赛、护理技能竞赛等活动,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居家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促进护理服务贴近社会。创建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模式,在公共区域放置健康宣教宣传栏,举办健康宣教视频大赛,开展“一科一特色”的护理宣教模式,向出院患者发放健康指导手册,进一步提高了健康宣教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