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财政 > 正文
内乡县财政局:多举措推进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规范运作
时间:2025-01-02 14:57:5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周银良 王海峰

  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真正强农惠民,内乡县财政局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前移强化监督管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规范运作,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内乡县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和上下协调。进一步明确县乡责任主体和相关人员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政令畅通、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有力保证了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的有序开展。

  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为统一思想认识,杜绝发生社会矛盾,确保项目少走弯路,该局采取以会代训、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进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措施和省市县各级要求,为项目落实落细营造良好氛围。

  注重上下协调,搞好沟通对接。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点多面广、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为确保各级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措施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该局积极向各级领导做好汇报,争取更多重视和支持。同时,做好与项目实施有关各部门和乡镇政府、村组的沟通对接,争取更多的理解和配合,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完善规章制度,依规管理行为。该局在原有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公开公示、验收结算、资产移交、资料归档整理、绩效考评等规章制度,以规章管人,用制度理事,为项目实施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严格遵循程序,规范项目运作。该局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认真扎实做好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确保项目实施符合政策、遵循程序、规范运作。同时针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对政策标准、实施办法、办事程序、村民“四议两公开”议事情况、项目名称、资金来源与使用、招标议标、施工单位、竣工验收等均实行全过程的公开公示,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从而有效提升了项目的运行质量。

  细化方法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一是把好项目立项关,按照村申请、乡(镇)初审、县级复审核定的程序,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并按照轻重缓急排序,优先安排其他惠农政策和资金难以覆盖、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收益最直接的村内公益事业,坚决杜绝“人情”项目和垒盆景、造假山等“锦上添花”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补充完善施工单位竞标程序、乡村两级施工监督等措施,并引入县级统一项目工程质量监理制,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在重点村项目管理上,成立督导小组,定时不定时深入分包乡镇对项目实施情况通过专题会、现场会、推进会等形式进行督促指导,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研究改进的进措施,确保了项目实施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作。三是及时足额配套、下达、分解奖补资金,实行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配备专管人员专账管理。严格依据竣工、验收、监理和评审报告、工程决算、工程发票等相关手续按照程序要求办理结算,杜绝了项目资金拨付漏洞,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和完整。

  勇于善作善成,打造工作亮点。一是工作重心前移,针对项目实施主体不熟悉相关政策要求、经常出现的问题、容易走的弯路等情况,该局以召开施工前会议、下发项目规范管理告知书的形式,明确告知项目实施主体资金和项目管理要求及违反管理规定的处理处罚等内容,并将相关文件规定装订成册分发给各项目实施主体,强化“源头”管理,为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规范运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强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重点结合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转移支付预算下达时的绩效目标,对绩效运行与原定绩效目标进行监控,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校正,确保了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的如期实现。三是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下发催办函(或工作提醒书)的形式督促项目实施主体及时整改,有效保证了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的普惠性和实效性。

  2024年,内乡县共投入上级和本级资金3578万元,支持100余个行政村开展了普惠性和重点村道路工程、亮化绿化工程、雨污管网、坑塘治理、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积极回应了农民群众诉求,有效填补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支持和服务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升了乡村承载服务能力。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