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洋 董菲 徐文正 赵佳妮
1月7日,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豫西研讨会暨郏县“站院联建”项目推进会在郏县召开。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成员、河南科技小院创始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河南)秘书长、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叶优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员谢迎新,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副教授汪强,林学院副教授张志华等一行10余人组成的团队走进平顶山郏县、汝州、鲁山,为河南省首批“站院联建”郏县试点工作进行交流和走访。郏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房沛沛,郏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检疫中心主任黄俊伟、郏县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周祥参加推进会,站院联建基地负责人及河南农业大学“头雁”学员代表任延旭、王利峰、孙涛峰、张小旭、刘太国、李利娜、赵林峰以及20余名种植大户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讨论了2025年“站院联建”项目具体推进方案,确定了2025年工作重点。然后专家们就暖冬条件下小麦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开展智慧农业等问题与种植大户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后,专家们前往任延旭、王利峰、孙涛峰等种植大户的科学施肥示范田实地查看冬小麦长势,并就如何控制小麦旺长、是否灌冬水等实际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
“很荣幸郏县成为'站院联建'项目首批试点县,这对于郏县的种植户来说是一件好事、喜事。参加科技小院杯‘粮王大赛’只是一个形式,重点是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大家的收入和收益。希望与会的种粮大户把握报名时间节点,根据大会相关要求,准备材料,积极参加。”紧接着,黄俊伟就当前种植户普遍关心的小麦冬灌时期是否需要追加尿素、复合肥等,请谢迎新研究员现场解答。
谢迎新说,小麦冬灌时期是否施肥需要根据田间苗情具体情况而定。他表示,小麦越冬期的管理非常重要。一是进入10月份之后,温度一直偏高。眼下的旺长麦田需要镇压,让小分蘖变成有效分蘖,促进小麦根部往下深扎。二是冬前的分蘖基本都是有效分蘖,相当于后期成穂分蘖,保证冬前分蘖数量,这个非常关键。小麦起穂返青之后再分孽基本是无效分蘖,决定小麦成长三要素最主要的一个成穂量。三是踏实土壤,晚上不浇水,预防低温冻害、倒春寒和倒伏的发生。
汪强就智慧农业与参会大户进行交流和分享。他表示,智慧农业的核心在于智能化模型构建。目前,河南农大科技小院专家团队正在致力于打造一个可视化基地,通过在种植大户的地里安装一个物联网监控设备。一是方便城市消费者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农作物的生产情况,便于消费者和基地建立一个信任关系。二是通过远程协同,对种植大户的田间生产做一个技术指导。三是研发专家问答系统。基地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农大专家、基层农技推广站专家、优秀种植大户等可以入驻该平台,通过实时连线,及时为种植户答疑解惑。“通过智慧农业建设,把先进的农业技术真正用到生产实践中,节省农户的种地成本,提高粮食单产。”汪强说。
叶优良教授在会上对“站院联建”项目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站院联建”指的是基层农技推广站和科技小院共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一种探索。河南省作为全国农技推广模式的试点省市之一,郏县是河南省第一批入选的“站院联建”试点项目县。通过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的方式,组建一支推广队伍、打造一批基地、主推一批技术、打造一批农技推广示范户、建立一套模式和机制,将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农业大学“站院联建”郏县试点打造成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样板。这不仅能够帮助种植户把地种好、把产品卖好;还能够利用科技小院展厅将产品展示好,形成品牌效应;进而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此次研讨会,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郏县任尚家庭农场、科技小院郏县示范基地负责人任延旭说:“通过此次面对面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争取把豫西地区的种植大户团结起来,让大家粮食单产提升、品质提升、降本增效。近期,计划与鲁山地区的种植大户做一个田间技术交流,邀请黄俊伟主任指导工作。如果遇到比较难解的问题,邀请河南农大的专家进行答疑解惑。下一步,鼓励周边的种植大户在田间安装物联网远程监控设备,便于河南农大专家及时了解田间管理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