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河南经济报记者 田保庆 通讯员 胡玉源
近日,睢县法院河堤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联系律师积极参与调解工作,充分发挥职业律师在调解工作中的专业优势和实践优势,使得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2021年11月3日,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与刘某签订反担保合同,以贷款期限内部分贴息的形式为刘某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银行依据担保向刘某发放贷款20万元。然而,到了约定的还款日期,刘某却未能全部还款。经银行和服务中心多次催要,刘某仍未能如期履行还款义务。后银行从服务中心的担保金账户中直接划扣96000余元,用于支付刘某欠银行的本金和利息。(根据反担保合同的约定,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有权要求刘某返还贴息并支付代偿款产生的利息)为维护国家资金安全,也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服务中心向法院提起诉讼。
考虑到案件专业性较强,并且如果案件直接进入诉讼阶段,对于刘某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为避免产生新的矛盾,也体谅刘某的困境,河堤法庭工作人员耐心引导原被告进行诉前调解,并主动联系案件律师刘佳开展调解工作。
刘佳通过详细查阅案卷材料、与原被告电话、微信沟通和面对面交流,进一步了解了案情和当事人诉求,及时梳理出争议焦点。同时,为了让刘某明晰相关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刘佳在广泛查阅了类案判例后,结合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一方面协助承办法官与刘某积极沟通,讲解类案、解读相关法律法规,耐心向其释法析理;另一方面劝导双方换位思考,相互体谅难处。在刘佳多次耐心的劝解下,服务中心和刘某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就偿还欠款的方式和金额达成了调解协议。
本案在审理中打破常规,将律师职业行为与法院审判工作有效紧密结合,引导律师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