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1月8日,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举行“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的高新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南阳高新区“勠力奋发 加速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有关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南阳高新区紧紧围绕南阳市“五聚五提”战略部署,锚定“产业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目标定位,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2024年前三季度,高新区GDP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3.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税收占比86.2%。
强化现有企业培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 “优存量” 方面,南阳高新区着重现有企业培育,构建了完善的梯次培育机制。按照 “挖掘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 的原则,围绕重点行业与产业链,对企业进行分类培育。这一举措成效显著,“专精特新” 企业数量从25家增至36家,创新型企业数量由 110家提升至135家,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市首位。其中,卧龙防爆成功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等多项荣誉;威奥斯图获批国家绿色工厂;豫西集团、利达光电、南方智能成功申报省级制造业重点培育头雁企业 。
同时,高新区围绕光电、防爆、现代中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共实施 “三大改造” 项目42个,助力60余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年内新增智能车间(工厂)4个、绿色工厂2个、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1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1家,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节水型园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为 “扩增量”,高新区进一步完善 “1+3+3+N” 全员招商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坚持 “内挖外引、引育并重”。成功招引九辰医药、防爆电柜等多个项目,同时内部裂变出新兴精密超大光罩基板生产线等项目。
在项目建设上,高新区深化 “专班负责、专题研究、专案推进” 机制,实施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模式。2024 年,国茂电气、中荣防爆等16个新项目实质性开工,镀邦产业园、中光学集团汽车智能光电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22个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6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112%。全市 “三个一批” 第十一期主会场、第十三期投产一批主会场均在高新区设置。
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以优质服务助力企业
在 “抓变量” 上,高新区以建强智慧岛为牵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实施高企 “倍增行动” 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春笋计划”,2024年新增高企23家,总量达122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6家,总量达401家,均居全市第一。
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建设了2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河南省高效电机及驱动产品中试基地获批,实现主导产业中试基地全覆盖。2024年,2个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卧龙防爆一项目成功争取省重大科技专项1500元万资金。此外,还争取到省重点研发专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等科技资金2714万元。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新增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10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0个,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11亿元。
在服务企业方面,高新区助力辖区企业争取各类政策资金8367万元,获批 “科技贷”“专精特新贷” 16971万元。全面提升 “万人助万企” 服务质效,落实各类税收减免政策,协调银行向辖区企业累计授信、放贷金额达1.71亿元。通过开展企业 “大走访、大调研” 活动,积极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类问题,全力助企纾困。
据介绍,南阳高新区1995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6年1月正式运行,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辖张衡街道办事处、百里奚街道办事处和中关村南阳科技产业园,共有14个社区,常住人口约22万人。初步形成了防爆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现代中医药“两主一新”产业体系。2023年度,在全省开发区评价中位列营收400亿元以上和国家级开发区的第15名,被评为二星级开发区。南阳高新区通过一系列产业培育举措,在产业升级、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