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网评 > 正文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时间:2025-01-13 10:11: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消费新趋势里蕴藏着发展新机遇,积极应变、优化供给,为消费者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选择,就能让产品和服务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

  从消费新趋势中找到供给新方向,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关于居民消费行为的讨论时有发生。出门吃饭先看团购,购物选“平替”,喝奶茶也考虑性价比……消费者不愿意消费了吗?非也。

  观察消费市场,还可以看见,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门口排起长龙,凤冠冰箱贴一“贴”难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门票迅速售罄;热门商圈,顾客人头攒动……多个领域居民消费热情高涨,呈现生机勃勃、活力满满的景象。

  了解消费者,才能看清楚消费潜力所在。一边是“能省则省”,一边是“该花就花”,消费者的行为背后,有着同样的理念——满足消费所需。

  “所需”,是新鲜的体验。比如,去陌生的城市欣赏风景,学习一项新的运动技能,打卡地区首店、首展。

  “所需”,也是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马面裙畅销,到博物馆热,再到国产3A游戏火爆出圈,越来越多人看见传统文化之美。

  “所需”,还是更高的生活品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人们踊跃尝试新技术,用以提升生活质量。

  由此而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减少,而是日益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趋势。

  进而言之,消费潜力从何而来?从满足“所需”而来。能不能更好激发消费潜力,关键就在于能否紧扣需求变化,促进消费提质扩容。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顺应消费新趋势,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新需求,才能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新需求呼唤新供给。以购物中心的转型升级为例。一度,电商的发展给购物中心带来不小的冲击。如今,多地商圈一改过去以商品销售为主的经营模式,打造一站式休闲娱乐场所。北京,华熙LIVE汇集文体、餐饮、展览等多种业态;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与洪崖洞、十八梯等传统风貌区巧妙连接;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将互动表演搬进步行街……丰富独特的消费体验,让商圈重聚人气。这也恰恰说明,消费新趋势里蕴藏着发展新机遇,积极应变、优化供给,为消费者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选择,就能让产品和服务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

  激发消费潜力,既要重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有效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2024年,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作用下,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5600多万台,带动销售额2400亿元。

  2024年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活动中,发放消费券、组织大型体育赛事等举措,带动举办地5个城市11月上中旬商品消费额同比增长5.9%,餐饮消费额同比增长12%。

  一系列政策,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仅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更引导居民消费向着绿色化、智能化、品质化升级。总结经验做法,让政策更精准有力,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消费潜力将更好得到释放。

  2024年1至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元,同比增长3.5%。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没有变,国内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从消费新趋势中找到供给新方向,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定能把内需潜力转化为发展实绩,以国民经济循环之“畅”,助力发展大局之“稳”。( 尹双红 )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3日 05 版)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