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彤 通讯员 冯新迅
垱子岭村位于南阳市西峡县回车镇西南部,地处西峡与淅川两县交界地带,老鹳河穿村而过,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水资源丰富。近几年以来,垱子岭村在回车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探索果蔬采摘、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农游一体的发展道路,根据发展理念,垱子岭村委会经过研究讨论,决定盘活土地资源,在上级林业部门的支持下,确定了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
垱子岭村为该项目争取到1317万元资金,目标定位于建设林游一体化城郊森林公园。该项目基地位于垱子岭村老鹳河以西的杜营、上王营、下王营、上沟、桃园等11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1300多亩,种植了七叶树、银杏、楸树等经济林木13万余棵。按照计划,项目建设期为8年,其中工期1年,养护期2年,管护期5年。目前养护期已结束,转入管护期。这一项目对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有重大意义,受到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垱子岭村委会积极招引外地客商,通过林间套种中药材的方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西峡县万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万豪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老板胡国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看好垱子岭村的发展潜力,投资百余万元,承包了200多亩林地,种植了石菖蒲、何首乌、板蓝根等名贵中药材,并招收附近120多户群众务工,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胡国黑不仅注重中药材的种植,还致力于种苗繁育和中药材加工。他培育的种苗成活率高、品质好,深受种植户和科研机构的青睐。同时,他购置了加工设备,制作以黄精为主要成分的药丸,进一步提高了中药材的附加值。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还促进了育苗、加工、运输、销售等相关环节的繁荣,为村民们打造了一座“绿色银行”。
据统计,垱子岭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年产值已达600万元以上,利税120万元。石菖蒲、黄精等中药材因品质优良而远销至西安志健药业、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等地。垱子岭村通过发展林游融合与中药材种植产业,不仅美化了环境、保护了生态,还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车镇垱子岭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平表示:“山区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是保证药材品质的关键因素。农民通过种植药材,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品质,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村民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