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收到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感谢信
时间:2025-01-14 15:20:2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张旭辉

  近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收到了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发来的感谢信,对学校积极参与2024年G20教育部长会议职业教育主题视频创作表示感谢。

  2024年G20教育部长会议于2024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为积极宣介我国教育发展经验和实践,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围绕“学校——社区联动倡议”这一主题,分别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制作主题视频,全面展示不同背景下学校与社区联动的实践案例。

  其中,职业教育主题视频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创作。在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党委组织部牵头,党委宣传统战部等各单位、二级学院积极参与,最终创作完成了视频作品《纸落生花: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剪纸助力乡村建设》。视频围绕“非遗剪纸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呈现了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中原大工匠、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飞带领学生用非遗剪纸方式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细致展示了学校服务乡村社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G20教育部长会议期间,视频《纸落生花: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剪纸助力乡村建设》作为全国唯一职业教育主题视频,在会场电子屏持续滚动播放,吸引了众多中外嘉宾驻足观看,受到了高度评价。该视频还作为优秀作品被巴西教育部编入G20“学校——社区联动倡议”视频合集当中。

  2020年6月,王飞在赴栾川县乡村走访调查时发现,不少乡村里留守的妇女和老人或因缺乏一技之长,或因自身和家庭原因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家属外出务工和政府补贴维持生活,邻里之间琐事矛盾较多,乡村文明生态亟待改变。他便萌生了利用剪纸技艺带动村民致富、弘扬文明乡风的想法。

  “非遗剪纸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乡村有着广阔的生长土壤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简单易学、投入较少,是乡村留守妇女和老人很好的增收途径。”王飞说。

  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和栾川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飞依托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剪纸艺术研究社,在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建成了洛阳剪纸文化艺术馆,定期组织师生对当地群众进行免费培训,深受村中留守妇女和老人喜爱。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王飞和学校师生共开展服务105次,服务对象8000余人,通过订单式合作,当地已有500余人从中受益,每人每年增收8200多元。

  “通过非遗剪纸,不仅让群众实现了‘守着娃,剪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的愿景,还和谐了邻里关系,弘扬了新风正气,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王飞表示,非遗剪纸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既是对乡村困难家庭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又是对剪纸艺术品产业的培育,他会继续带领学校师生用非遗剪纸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