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1月2日,在全市政务服务工作交流会上,清丰县残联工作人员薛利伟作为政务热线和政务窗口先进典型代表获得了荣誉证书。
从事残疾人工作以来,薛利伟以满腔的热心、耐心、爱心为残疾人服务。
从事残疾人工作离不开踏实肯干的扎实工作作风,更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热情的服务。作为一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每一名残疾人就是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作为服务残疾人的窗口人员,要直接面对和服务残疾群众,为残疾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疑难解答、协调沟通等服务。而残疾群众往往由于受自身影响,加之对一些政策了解不全面不透彻,在咨询问题时语言尖锐、情绪激动等现象十分常见,薛利伟依然抱着视残疾人为亲人的想法,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耐心细致为残疾群众做好解释、办理工作,用自己过硬的工作能力和作风感化、影响残疾群众,努力给予他们满意的答复,受到残疾群众的好评。
残疾人工作无小事,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能够真正的帮助他们,能够将各项涉及残疾人的政策宣传好、发挥好,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薛利伟钻研业务、认真研究,为办证残疾人建立档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作用,紧紧将残疾人和上级的优惠政策联系在一起。还利用参加各类残疾人活动机会,迅速融入残疾人群体,积极摸清残疾人“底子”,为残疾人开好“方子”打下坚实基础。
薛利伟考虑到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方便,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在各类补贴的申报过程中,为尽量减少残疾人在交材料过程中不安全因素,薛利伟积极联系乡镇残疾人工作者,让他们成为“残疾人的双腿”,让残疾人少跑腿,甚至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残联的补助政策。为践行“以残疾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还积极优化服务环节和办事流程,让更多的事项在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当场办结,力争做到让残疾人“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现在的助残惠残政策越来越好,就是想尽可能地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薛利伟将持续优化残疾人工作,真正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