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平顶山市人社部门优化完善人才“引、育、留”服务体系 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5-01-15 16:14:4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这次出台的《若干措施》,对平顶山市人才引育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重点突破。人社部门将结合自身职能,优化完善人才‘引、育、留’服务体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人才获得感更加充实。”平顶山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树辉在1月14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以“引”调结构,切实提升纳才聚才“向心力”

  不断拓展引才渠道,推行新型引才模式,优化人才层次结构。

  依托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鹰城人才节等平台载体,将“潜力人才筑基行动”与大学生就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等工作相结合,面向国内外集聚各类人才。

  实施“青年人才倍增行动”,提高博士后招收引进数量与质量,扩大博士后科研平台覆盖面。

  落实用人单位引才自主权,支持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和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在编制限额内,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招聘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持续推进“归根”工程等活动,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为重点,突出储备引进青年人才,鼓励和支持平顶山市的高校毕业生留平就业。

  以“育”扩总量,有效激发干事创业“源动力”

  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在人才评价、管理、流动等方面大胆创新,培育更多高层次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在平顶山市“两城”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学历、资历、身份、单位岗位设置数量限制,可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设置一定数量的特设岗位,不受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用于符合条件的35岁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正高级职称、30岁及以下人员申报副高级职称。

  高水平建设平顶山市公共实训基地和人力资源产业园,精准对接平顶山市“7群12链”及陶瓷产业等重点企业的培训生产需求,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入推进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的双向比照认定工作,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平顶山市“两城”建设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持。

  以“留”促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软实力”

  提升工作质效,《若干措施》中对各类人才的奖补政策十分优惠,显示了平顶山市招才引才的诚意。如新引进或培养的A、B类人才,经综合评估可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补贴。全职新引进的C、D类人才给予15万元、10万元奖励补贴。人社部门将进一步优化人才认定的标准和流程,确保第一时间为引进人才兑现奖励补贴资金。

  完善分配机制,市管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获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金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和个人工资收入统计,但不受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基数。

  支持、鼓励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人员在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或经所在单位同意,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以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等方式从事科技创新或离岗创业,推动更多创新人才带专利、项目、团队在平顶山创业。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