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淮滨:红薯种植让农民增收“有盼头”
时间:2025-01-22 15:41:0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朱丝语

  深冬时节,走进淮滨县邓湾乡小集村的红薯育苗基地,只见一座座大棚排列有序。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室大棚内外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棚外一派萧索,棚内却焕发出勃勃生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邓湾乡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乡情实际,通过对市场进行考察后,决定大力发展附加值高、效益好的脱毒红薯种植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1年,该乡班子带头出资建设大棚8个,带动群众发展到冷棚100余座。2022年,与红薯产业专家唐增辉合作,在小集村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设冷棚300余座,通过“村集体+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村集体、公司、农户三方受益。2023年,县里锦上添花,帮助该乡产业进一步升级,先后投资370万元配套建设10000平米科技暖棚一座、冷棚20座。

  “现在的红薯种类越来越多,为了赢得市场的认可,我们省农科院合作,培育引进种植‘紫薯’‘烟薯25’‘龙薯9号’等多个优质高产红薯品种的优质红薯苗有20多个品种,红薯条形更好,颜色更亮,口感香甜软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订单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基地负责人、红薯产业专家唐增辉说。据了解,该基地不仅出售红薯,还出售红薯种苗,很多客户早早就交了种苗定金,红薯苗供不应求。目前,红薯种植产业带动该县老人、妇女及脱贫户300余户群众增收,一座冷棚种植保守收益每亩8000元,一座暖棚种植保守收益5万元。

  近年来,邓湾乡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强龙头、育大户,因村施策、因地制宜,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力争达到“打造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带动一方经济”的目的,赋能乡村振兴。下一步,该乡将继续扩大规模、提高品质,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把品牌做好做优,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让这条幸福的“甜蜜”产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壮美画卷。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