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苏涛
为扎实做好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切实做到保就业保民生。范县残联坚持“六向发力”,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全方位、多层次为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残疾人搭建就业桥梁,为他们提供坚实保障。
摸排走访知情况。县残联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深入各乡(镇、办)、社区,以拉网式排查的方式,对辖区内就业困难残疾人逐一进行走访。与残疾人及其家属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就业经历、职业技能水平、就业意向以及面临的实际困难。同时借助单位接访和电话摸排等形式进一步掌握残疾人就业需求情况,为后续精准帮扶奠定坚实基础,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收集岗位做导向。县残联就业服务所积极与各类企业、用人单位沟通协调。一方面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结合有就业需求残疾人的身体特点和劳动能力,收集如手工制作、客服接线、电商运营、园艺养护等多样化岗位;另一方面,注重岗位的稳定性和发展空间,力求为残疾人提供可持续的就业机会,筛选并收集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信息。同时与企业协商,争取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入职培训和工作环境改造,确保残疾人能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
精准帮扶见实效。县残联依据前期摸排走访了解到的信息,尽可能为每一位就业困难残疾人提供个性化就业帮扶措施。对有一定劳动技能但缺乏就业渠道的残疾人,积极推荐合适的岗位,并协助其面试入职等;对想要提升职业技能的残疾人,根据其兴趣和就业意向,安排参加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如计算机操作、烹饪、美容美发等,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对就业心理存在障碍的残疾人,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自信心。
专场招聘促对接。县残联联合县人社局精心筹备并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邀请有用工需求的各类企业参会,为残疾人与企业搭建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招聘会现场安排专人提供就业政策解读、求职指导等服务。在招聘会筹备过程中,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确保场地设施无障碍,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参会条件。当天共计有15名残疾人与就业单位达成就业意向,这一成果为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更好融入社会带来希望的曙光。
政策落实暖民心。县残联全面梳理并向残疾群众广泛宣传各项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确保企业和残疾人都能充分了解政策内容。由就业服务所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协助企业和残疾人办理各项补贴申请手续,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政策兑现效率,推动更多残疾人积极就业创业,形成政府、企业、残疾人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兜底保障显担当。对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县残联进一步强化一揽子兜底保障措施。联合民政等部门,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体系。同时,依托“邻里照护”“阳光家园”项目,积极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解决其家庭的后顾之忧。此外,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慈善捐赠等活动,为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提供及时的生活救助和物资帮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通过这六项有力举措,范县残联在就业援助月中全面发力,构建起从信息收集、岗位匹配、技能提升、就业对接,到政策保障、兜底帮扶的完整就业支持体系。这不仅为就业困难残疾人点亮了生活的希望之光,更在全社会营造出关心关爱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未来,范县残联将持续把残疾人就业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持续拓展就业渠道,深化帮扶力度,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向更高质量、更宽领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