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网评 > 正文
“中国游”魅力何来(人民论坛)
时间:2025-01-24 09:02: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来,人们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刷到外国友人分享“中国游”的精彩片段,不少地方的居民也发现,街头巷尾,外国游客明显变多了。

  行走在湖南张家界,赞美“这是只有神才能创造出的人间仙境”。体验哈尔滨的如火热情,感慨“怎么推荐都不为过”。第一次逛完夜市,对于夜生活的热闹和安全,惊叹“难以置信”。在深圳的公园里喝一杯由无人机配送的咖啡,喊出“为未来干杯”。外国游客的感受,别具情怀,引人感慨。

  得益于持续优化的签证政策,过去一年,“中国游”持续升温。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外国游客为何青睐中国?

  答案就在他们的交口称赞和积极分享里。“好看”“好吃”“热情”“安全”“方便”……这些高频出现的形容词,从不同侧面共同折射出一个蓬勃发展、开放包容的新时代中国。

  今天的中国,既有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高效便捷的现代科技;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有热情好客的质朴人民;既有忙碌紧凑的发展步伐,也有细致周到的安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结出累累硕果,不仅造福人民,也让“中国游”持续不断释放魅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没有什么比生活中真实的交往更能增进理解和互信,也没有什么比旅游更能让人直观感受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当来华旅游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爱上中国,应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对于外国游客而言,这是名副其实的“发现之旅”。发现中国,不仅要跨洋越海,还要突破“信息茧房”,超越误解与偏见。来到中国,体验中国,进而认识中国,喜爱中国,不少外国游客直呼“中国并不像我们被告知的那样”。丰富而深刻的切身体验,可以消除扭曲和误导。

  对于中国百姓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人们常说,近处没有风景。从外国游客的眼里,我们会猛然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习以为常”,其实“难能可贵”。在相互“对比”“对账”中,我们多了一份从容、自信,还有自豪。

  双向奔赴中,有相互成就。2024年,一家外资邮轮企业进一步扩展了在中国的业务,因为他们相信,“现在正是对中国旅游市场进行投资的绝佳时机”。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有活力满满的超大市场,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今的中国,正是干事创业的理想之地。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文明与文明的相遇,留下了许多佳话与传奇。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习得方式。各国人民在旅途中相遇,在交流中互鉴,世界文明百花园会更加丰富多彩,生机无限。( 尹双红 )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4日 04 版)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