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鲁山:善用“微钥匙”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时间:2025-02-11 09:38:0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杨柳

  2月9日,尽管是周末,河南省鲁山县熊背乡雁鸣庄村鸵鸟产业园内依旧是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铲车、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地施工。而围栏边,一群鸵鸟好奇地伸长脖子,仿佛在见证这片土地上的巨变。雁鸣庄村的特色生态鸵鸟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这个产业园涵盖了种鸵鸟生产孵化、育雏、商品鸵鸟养殖、饲料研发、屠宰加工、产品研发加工、冷链物流、特色餐饮、休闲农业、生态观光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了200余户农民养殖鸵鸟。从去年至今,公司已销出鸵鸟2000余只,主要销往湖北、湖南等地。鸵鸟养殖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成为了我们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产业园负责人陈长松介绍道。

  在熊背乡,乡村振兴的“微课堂”成为了村民们的新去处。这些课堂被搬到了田间地头、门庭小院、生产一线,通过多种形式如“业务大讲堂”“志愿宣讲”“红色代言人”“板凳课堂”等,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到实用的农业技能。

  “以前我们想了解政策、学技术都得跑到乡里、县里,现在好了,‘微课堂’直接开到了家门口,我们既方便又省心。”一位参加“板凳课堂”的村民感慨地说。

  熊背乡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微积分”制度,将其纳入乡村治理体系。通过“131”基层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安全稳定、公共服务、增收致富为3个重点,以致力于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为目标),强化积分运行保障,有效破解了乡村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据统计,自实施“微积分”制度以来,熊背乡已成功调处化解矛盾纠纷48起,矛盾调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连续三年实现零上访。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还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

  在熊背乡,以雁鸣庄村“雁鸣九霄”的鸵鸟“五星工坊”为契机,特色养殖、种植产业持续壮大。与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对接合作,让熊背乡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逐渐形成以食用菌、血桃、板栗、鸵鸟养殖等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

  老庙庄村的食用菌大棚种植项目、大年沟村的血桃基地和鹌鹑养殖项目等,都成了熊背乡产业发展的亮点。这些“微产业”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领航,善用‘微钥匙’,找准推动乡村振兴的‘小切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熊背乡党委书记雷晓明表示。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