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李长隆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河南宝丰县马街村便迎来一场跨越千余年的文化盛宴——马街书会。这一被誉为“世界最大规模民间曲艺大会”的非遗盛会,单日最高吸引游客数万人次,如何在人车交织中保障通行秩序,护航非遗盛会?宝丰县交通局以“交通疏导+爱心摆渡”双线并行的创新模式,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严控出入口,精细化交通疏导筑起“安全屏障”
面对庞大的人流与车流,宝丰县交通局采取分级管控策略:
分时段限行:自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三,每日清晨5点至傍晚6点对核心区域实施交通管制,在兴宝路与文化路交叉口东、西、北三侧和G311线鲁山至宝丰方向马街书会入口至加油站,禁止三轮以上机动车进入会场周边,车辆统一停放至指定停车场。
多节点分流:通过大西环、快速通道等11个关键路口设置货车禁行及绕行路线,并联动公安交警部门实时监控车流,引导车辆和行人“入口进、出口出”的规则有序进出,动态调整疏导措施,避免区域性拥堵。
公路部门提前对公路、桥梁隐患进行排查,加强路面坑槽挖补、清洁打扫,开展路域环境治理,在交通基础设施受到危害或者损害的时候尽快抢修,恢复交通。
便民摆渡车:无缝衔接打造“零障碍”出行链
为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宝丰县交通局推出“免费摆渡车”服务,实现“公交—摆渡—会场”全程接驳:
运力高效调配:共投入60辆摆渡车,正月十三当天摆渡车总运行2600余次,载客量高达数十万人次左右,设置刘岭方向卡点—会场入口;杨庄镇方向卡点—会场入口;平顶山方向卡点—会场入口;鲁山方向卡点—会场入口,共4个站点接驳游客,覆盖宝石快速通道、G311连栾线等主干道至会场入口,并预备10辆备用公交车应对客流高峰。
科学动态调度:通过实时客流监测,动态增发班次,确保“即到即走”,单日最高可疏散数万人次。
标识清晰便民:摆渡车统一悬挂红牌黄字“马街书会免费摆渡车”标识,宝丰县中心汽车站发往马街的公交车运营终点至宝石快速通道海宝路口,市区开往马街的公交车终点至大鼓附近,与摆渡车形成“无缝衔接”游客可免费换乘直达会场。
书会期间,摆渡车运送游客超万人次,交通投诉率同比下降90%,获得广大游客和艺人一致好评。一位赶会的游客牛慧斌感慨地说:“从下车到会场仅需10分钟,全程一点也不堵!现在赶会可方便多了。”这一模式不仅保障了非遗活动的顺利举办,更成为大型民俗活动交通管理的典范。
当千年曲艺遇上现代交通智慧,宝丰县交通局以“管控有度、服务有心”的实践,让非遗文化在有序与温情中焕发新生。这场数万人潮的“流动盛宴”,正是传统盛会与现代交通交融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