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息县:生态养殖促发展 振兴乡村富乡亲
时间:2025-02-11 15:33:3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梅 段慧茹

  “我是2018年10月1日从杭州回来做甲鱼养殖的,之前我儿子在杭州学习过甲鱼养殖,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便想着回来养甲鱼。目前温棚有4000平方,今年投苗62万只,预计年产值30万斤,毛收入在700万左右。”近日,走进息县张陶乡徐长庄村的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只见6个宽敞明亮的温棚和43个波光粼粼的水塘映入眼帘,总面积达180余亩的净水面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返乡创业带头人温猛与家乡好山好水共同孕育的财富。

  今年49岁的温猛很早就外出创业,在外摸爬滚打多年的他经常回家乡看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人员选择返家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面对着家乡丰富的农业资源条件,温猛心里不由得萌发了要回乡创业的想法,再加上温猛儿子有养殖甲鱼的经验。2018年,温猛放弃了浙江省优厚待遇的工作,带领家人毅然返乡创业从事生态甲鱼养殖。投资了500万元成立了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主要以养殖鳄鱼龟和中华鳖为主。

  “甲鱼的销售情况在市场上比较可观,去年一年,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的甲鱼就出塘21万斤,总产值达500余万元。”温猛儿子温光省介绍道。

  致富不忘乡亲,自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成立以来,每年可以提供固定工作岗位15个,临时工作岗位130个,为农户增收扩张了新渠道。

  展望未来,温猛满怀信心地说:“我和儿子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开发深加工产品,发动更多村民参与,给他们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把生态甲鱼这个名片做得更大,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产业力量。”

  温猛的返乡创业故事,是息县乡村振兴战略下众多在外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发展的生动写照。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福祉,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