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张广臻
为扎实推进“千万工程”工作落地见效,今年以来,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细化部署,多措并举整治撂荒地,盘活土地资源,全面助力人居环境焕新颜。
抓实宣传动员,找准根子强化思想教育。有效串联“乡村大喇叭”,镇级统一管理,全天候全覆盖宣传“千万工程”经验及撂荒地整治相关政策,普及乱占耕地、违规改变耕地用途等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等知识,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时听到环境整治好声音,教育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在全镇范围内掀起清除卫生顽疾,美化人居环境的浓厚氛围。
抓实摸排建账,摸清路子激发土地活力。对各村撂荒地进行“拉网式”摸排登记,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区域和“烫手山芋”,理清撂荒原因、耕种现状,抓实抓细到户工作,逐村逐户逐地建立台账,制定撂荒地整治计划和治理措施,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地。镇主要领导走村入户找路径想办法因地制宜地用好用活土地资源,确保所有撂荒地能有效盘活。
抓实整治措施,开好方子推动工作出实效。将整治撂荒地作为提升村容村貌重要内容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镇累计召开村民小组会议40余次,发动群众13000余人次参与整治,拆除遮丑围挡30余处,摸排出撂荒地260余亩。推行“一户一策”、“一地一策”,面积较小的村内荒片建设成“四小园”,面积较大的整治后集中连片生产经营,提升环境和提高集体经济收益齐头并进。
抓实产业发展,夯实底子助力“千万工程”富村惠民。依托各村原有特色产业,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式种植模式,借助镇域农技、信息、物流等优势,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孟庙镇王店村紧抓机遇,盘活撂荒地16.8亩,建成蔬菜产业基地和羊肚菌产业基地,年产值预计可达15万元,在此基础上,王店村还对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延长产业链,扩展销售渠道,擦亮了特色农产品名片,真正成为了富村惠民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