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王永安 韩露露
近期,鲁山县委第八巡察组持续改进巡察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充分开好组务会,用作业制保证底稿制,用一环扣一环的作业细节确保问题底稿经得起检验,为写好巡察报告、提高巡察质量打好基础。
开好组务会。该巡察组利用组务会指导各分组了解被巡察对象的概况,尽快进入角色;指导各分组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严把问题底稿质量关。
分步骤压实责任。一是提前预习。指导小组指导各分组认真听取被巡察对象的有关汇报,了解被巡察对象的工作职能职责等,缩短对新巡察对象的适应期。二是列提纲。对应“四个聚焦”列提纲,让组员能够抓住重点查找问题,形成全组一盘棋,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做作业”。各分组充分运用巡察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发现典型问题,收集问题各种证据,查找问题依据,严格按照问题来源、问题概述、了解内容、支撑材料等要求,认真做好底稿作业。四是“交作业”。每周五上午组员把“作业”交给联络员,以此督促组员积极完成。五是“改作业”。每周五下午指导小组“改作业”,按照问题有描述、事实有支撑、定性有依据、过程有记录的要求,把关修改,提出指导意见。六是“讲错题”。每周日下午召开组务会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关注的其他重点,与完成作业的组员面对面进行讲解,提出底稿存在的不足,由组员及时进行完善。七是“收作业”。组务会把关,按照成熟一份、签收一份的要求,对成熟的问题底稿按照承办人人签字、副组长签字、组长签批认真签收,由联络员统一编号,形成底稿汇总表,便于了解和查找。
“只有环环相扣压实责任,才会产生高质量的问题底稿。有了高质量的问题底稿,才会产生高质量的巡察报告,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巡察工作水平。”鲁山县委第八巡察组组长赵朝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