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新建
铜冶供销合作社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基层社标杆社”、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五十强基层社”。近年来, 安阳市殷都区铜冶供销合作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盘活存量资产、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组建龙头企业、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治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农民的充分认可。
然而,在2010年之前,该社面临着社有资产少、收益差、资产利用率低等困境,职工社保金欠缴问题严重,基层社的发展举步维艰。为了改变这一落后面貌,铜冶供销合作社自筹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改造。
筹措资金800余万元,建成铜冶供销合作社商务会馆。该会馆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980平方米。投资22万元对90年代建设的商场进行装修改造。投资80万元对闲置场地进行改造,建成200平方米的灯具、洁具购物中心和车库8间。投资120万元对南西炉综合服务社扩建400平方米、东傍佐综合服务社扩建450平方米。通过多次扩建投资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实力大大增强,增加销售额3000余万元,每年增加资产类收益96.8万元。
在资产承包经营上,坚持优先使用基层社干部职工,并采取了五项措施: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承包社有资产,主动租用不易租出的大块资产;优先安排双职工家庭参与承包;商场切块成柜组由职工承包经营;鼓励职工投资闲置场地,扩大经营范围;成立专业服务性公司为职工承包经营提供集中购销服务。
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不仅盘活了存量资产、提高了资产利用率,真正做到大家“人人有活干、收益有提高、职工无失业”,而且还对10多年以前欠缴的社保金逐年补缴,有效化解了历史遗留问题,基层社也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近年来,在基层社建设方面,该社牢固树立“农业发展我发展,农民增收我增收”的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办社、联合合作”的原则,先后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为了进一步增强专业合作社的生存能力,提高合作社的整体为农服务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三位一体”的综合为农服务模式。2020年初,该社组建了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搭建了农产品购销、加工、仓储、信息、技术指导于一体的服务平台。联合社积极为其成员社提供多种服务,拓展购销业务,协调发展资金,联合注册商标。通过联合社的引领带动,使该社领办创办的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益明显提升,有了向心力、凝聚力,充满了发展生机。
该社于2020年6月开始在该镇西傍佐村进行村级社创建工作。该村共有村民820户,3120人,土地3140亩,周边邻村7个行政村,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具备开展“村社共建”的条件。具体做法是:按照“村社共建、三方入股、公司运营”的形式进行“村社共建”,即依托行政村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村级社主任由村支书兼任,共注资750万元,铜冶供销合作社利用资金优势投资300万元,占股份40%,村集体利用资源优势以清凉山、横山坡、魏山坡共三块700亩村集体所有山地入股折价225万元,占股份30%,村民以土地使用权转让入股折价225万元,占股份30%。社员入股数775户,达到了全体村民总户数的95%。
2021年10月底,在村中心地段建成占地18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建筑面积共1520平方米,其中一楼为综合服务超市630平方米,二楼扶贫产业项目服装加工车间630平方米,地下配套仓库260平方米,另建80平方米为农服务中心展厅,院内有500平方米老年活动广场。
村级社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运作模式,建立村级社与农户长期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技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耕、种、管、收、加、销统一模式”。一年多来,村级社通过德聚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托管、半托管土地1200亩。村级社的为农服务中心购买拖拉机等农机具三台(套),为社员提供优质优价复合肥200余吨,农药种子700余件,机耕机种土地2100余亩。村级社的综合超市经营品种突破5000余种,品种齐全、质优价廉,老百姓购物足不出村。服装加工车间带动本村闲置劳动力就业35人。村级社的成立,为农民提供了生产生活更加完善的综合性服务。
村级社的成立与实践探索,更加密切了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巩固了服务阵地,树立了供销新形象,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三变”改革。未来,铜冶供销合作社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