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清丰监管支局:多举措谋划支持地方经济 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2-18 09:15:0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李梦雷
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清丰监管支局持续开展“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工程,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面对2024年各项贷款余额231.36亿元金融支持创新高、新增23.15亿元增量居全市第一、全市经济会受好评的成绩,扬长避短,主动作为,制定《2025年工作规划》,立足已下放的风险监测、金融消保、普惠金融、信息科技、法人监管等职能,继续贴身引领全县9家银行、18家保险机构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无还本续贷、持续为企业减负等增量政策,优化信贷服务,强化银企对接,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地,力争2025年小微企业贷款新增8亿元以上、各项贷款新增20亿元以上,实现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稳中有降,力争新一年新机构继续呈现新作风,履职上持续取得新建树,在地方政府中屡获新形象,为县域经济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力量。
持续开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提高协调机制内小微企业首贷规模和占比,力争2025年小微企业贷款新增8亿元以上,带动各项贷款新增20亿元以上。作为主要牵头单位之一,协同发展和改革委认真开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银企对接合作机制,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最大限度精准匹配融资需求,对推荐清单内企业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办理速度,一个月内完成授信审批、贷款落地,提高协调机制内小微企业首贷规模和占比,力争2025年小微企业贷款新增8亿元以上,带动各项贷款新增20亿元以上,支持全县经济全面转型、绿色家居升级和制造业倍增。
以持续推广“市融资服务平台”应用为契机,提高信用贷款规模和占比,推动信用贷占比达到50%左右。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抵押物单一、抵押物不足导致的贷款抵押难、融资难问题,支局抓住持续推广“市融资服务平台”应用的契机,持续提高信用贷款规模和占比,采取组织召开辖区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联合组织参加市平台推介会、政策宣讲会等形式,监管引领各金融机构强化手机银行APP对接、信贷政策对接、信用贷款产品对接,在加大纳税e贷的基础上、丰富小微快贷、经营e贷、种植e贷、养殖e贷等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稳步提升“家具贷”“家具商会贷”线下信用贷款额度,加大普惠信用贷款、住房按揭、“汽车分期”“家装分期”投放力度,推动信用贷占比达到50%左右。
引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提高续贷规模和占比,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困难。加大监管引领力度,落实无还本续贷、普惠信贷尽职免责、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等政策,将续贷对象由原来的部分小微企业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将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大到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凡是贷款到期后有真实融资需求,同时又存在资金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均可申请续贷支持。同时,调整风险分类标准,对依法合规、持续经营、信用良好企业的贷款办理续期,不因续贷单独下调风险分类;制定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切实为信贷人员松绑减负,真正实现“应免尽免”,解决基层信贷人员开展中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顾虑,有效保护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主动性,确保中小微企业信贷的相关支持政策真正实施到位,努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引领各金融机构持续实施减费让利行动,实现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稳中有降。引领各金融机构在严格执行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基础上,持续降低成本费率、减免手续费,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实现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同比下降,确保在全县金融机构去年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左右、较2023年下降0.3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25年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稳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