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潘东辉
“请抬一下左手,好,放下;再抬右手……”2月17日,在南乐县人民医院内科诊室,主任医师任志波的指令通过手机屏幕,精准传达到南乐县杨村乡聂吉道村的闫社想老人耳中。视频里,66岁的闫社想因偏瘫卧床不起,却努力配合着每一个动作。短短十来分钟,这场特殊的残疾评定顺利结束,任志波郑重地在残疾评定表上签下姓名,标志着南乐县残疾人服务领域迈出了创新的重要一步。
十年前,闫社想老人因偏瘫行动不便办理了残疾证,如今证件面临到期,可病情加重让他无法前往医院进行残疾鉴定。关键时刻,乡残疾人专职委员迅速将情况反馈给南乐县残联。而此时南乐县残联正联合定点评残医院,积极探索创新残疾人服务模式,远程视频评残服务正是他们勇于尝试的成果。在县残联的积极协调与推动下,闫社想老人成为南乐县首位享受远程视频评残服务的体验者,顺利完成残疾证到期换证评定。
此次远程视频评残的成功实施,是南乐县残联主动创新、积极作为的生动实践。它打破了传统评残模式的空间枷锁,把过去办证需要来回奔波的“漫漫长路”,变成了如今足不出户的“咫尺连线”。不仅大幅提升了评残效率,让残疾人少等待、少折腾,还切实降低了经济成本,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重度残疾人家庭的办证难题,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南乐县残联始终聚焦残疾人办证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性推出“1+5”办证模式,即一窗受理,融合上门办证、巡回办证、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视频评残五种方式。其中,远程视频评残服务在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严格遵循办证标准。县残联要求基层残协专干和村医入户从旁查验见证,确保评定过程公正透明,使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真正将这项便民举措打造成惠及残疾人的暖心工程。
展望未来,南乐县残联将持续发力,不断优化远程视频评残服务流程。一方面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提升评残的精准度和专业性,确保每一次评定都科学、准确;另一方面,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残疾人知晓并享受这一创新服务。同时,持续探索更多贴合残疾人需求的服务模式,全方位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迈向更高峰,在助残路上书写更多温暖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