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杨国生
近5年来,方城县自然资源局摒弃“喘口气”思想,打出服务保障“组合拳”,为全县发展夯基赋能、保驾护航。
规划先行绘蓝图
该局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力推进乡镇及村庄规划编制。
做优乡镇规划。结合各乡镇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科学布局,通过分类试点、示范引领的方式,统筹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持续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结构,盘活农村低效和空闲存量建设用地,腾挪空间用于支持乡村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仓储保鲜冷链、产地低温直销配送等产业向农村聚居点适度集中。在农村聚居点外合理安排少量建设用地,用于农产品初加工、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等点状配套设施建设。编细村庄规划。始终坚持让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全时段监督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审核会和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村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的意见诉求。同时以村庄宜居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统筹各类资源,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空间。
5年来,该县累计投入3512万元,初步完成了全县15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394个行政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现“一村一图一表一说明”。乌云山、樱桃沟、石寨古村落、周家大院、龙风湖风景区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名村不断涌现,让乡村旅游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元宝”。
要素保障筑根基
该局实行建设用地指标倾斜,土地要素向乡村配置,为村民安居、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一是提前谋划,预留空间。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充分考虑乡村振兴发展需求,预留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和大型项目安置区用地空间,优先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二是充分对接、优化布局。积极与乡镇政府沟通,合理布局产业项目,立足当地资源和产业基础,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三是计划单列,专项保障。每年安排不低于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5%的指标保障农村村民一户一宅用地。
5年来,共上报批复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及乡镇产业项目用地300余亩,上图入库备案设施农用地12000余亩,保障了乡村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园、养殖种植等乡镇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群众致富。同时,上报批复农村村民住宅及安置区用地1192亩,保障了农村村民“一户一宅”及汝方高速、汉山水库等重点项目拆迁群众安置用地,保证了“居者有其屋”,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惠民项目促增收
5年来,该局共组织实施补充耕地储备项目4个批次,涉及独树、清河柳河等10个乡镇,总建设规模2.5万亩,总投资2.8亿元,入库新增耕地面积1.9万亩。通过实施田、林、路、渠综合整治,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水相连”的生产格局,为实现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新增的近2万亩耕地,年产粮食近4000万斤。易地交易补充耕地指标0.44万亩,成交金额5.1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了根基。
大力创收强支撑
该局把大力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工作作为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转换通道,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下达年度拆旧复垦硬性指标,分解量化到16个乡镇,“谁的孩子谁抱走”,无条件认领落实,县政府适时组织现场观摩,工作进度靠前的乡镇介绍经验,落后的乡镇作出改进承诺。二是督导指导到位,该局领导班子成员下沉督导,敦促分包乡镇抓好组织实施,安排乡镇国土资源所积极配合拆旧复垦项目整治工作和验收工作。该局规划股在技术层面做好服务指导,公休日不休息,加班加点配合局测绘队对乡镇申请验收地块进行初验,并及时报请市局进行终验,生成指标。
5年来,该县累计生产增减挂钩拆旧指标7933.25亩。除用于县域内报批建设用地6336.98亩外,利用河南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交易平台,易地出让宅基地复垦券共计1596.27亩,共获得收益2.5197亿元。同时,通过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抵押B类复垦券融资0.9760亿元,累计为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提供资金3.4957亿元。
帮扶服务不降温
该局对脱贫群众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坚持队伍不撤、力度不减、水平不降,扎实高效完成了一系列帮扶任务。派驻第一书记协助村班子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规划,谋划基层党建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等,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致富门路。带头落实帮扶工作职责任务,树标杆、做表率,引导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一对一”“一对几”结对帮扶,带领群众致富。全局181名帮扶责任人落实每月“逢8”进村入户帮扶机制,持续做好广阳、小史店、博望、柳河等10个乡镇42个村612户困难群众的结对帮扶工作,深入开展精准帮扶,抓好贫困户脱贫退出、政策落实、户容户貌、档卡资料、防返贫动态监测等各项工作,全面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该局将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年接着一年干,接力跑好乡村振兴新赛道,奔向幸福“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