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鲁山:特派员把脉问诊 蚕业养殖注入“智动力”
时间:2025-02-19 16:19:3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王俊凯 杨柳

  2月18日清晨,鲁山县赵村镇柞蚕种场的茧库里,河南省科技特派员、研究员郑作运正俯身查看温湿度计,“湿度计显示78%RH,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昼夜温差......”他转身对围在身旁的蚕农们指导说。

  这场持续三天的技术指导,揭开了鲁山县备战2025年柞蚕生产的序幕。在占地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种茧保护车间,郑作运不仅对创新改造的立体悬挂系统竖起大拇指,更现场示范起“三指捻茧法”:只见他左手托茧,右手三指如蝶穿花,瞬间完成茧串微调。“传统平铺法占地大、通风差,现在这种'空中走廊'式悬挂,每立方米利用率提升40%,还能精准调控温湿度。”种场技术员李建国掏出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三页纸。

  面对正在调试的智能温控设备,郑作运提出“梯度调控”新思路:“种茧越冬需要模拟自然温度变化,我们可以设定每天降温0.5℃,让蚕蛹平稳进入滞育期。”他用手机拍摄了种茧色泽变化,准备带回实验室建立数字化比对模型。蚕农王翠娥感慨:“以前全凭经验看天吃饭,现在连蚕茧呼吸都有数据说话。”

  在谈及2025年的发展规划,郑作运作了部署了一套的“科技组合拳”:引入豫蚕1号×鲁山黄杂交组合提升抗病性;推广母蛾集团检验技术,将微粒子病检出率控制在0.3‰以下;建立种茧质量追溯系统,每个茧串都将拥有专属“电子身份证”。该种场负责人李海东表态:“我们已腾出800平方米场地改造检验中心,下月就开始安装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设备。”

  “这颗金茧子,要变成科技金种子。”临别时,郑作运指着在阳光下泛着琥珀光泽的种茧对记者说。据悉,该种场2025年计划扩繁杂交种茧50万粒,可为周边3省18个蚕区提供优质种源。对郑作运研究员的指导,李海东表示衷心感谢:“郑研究员的到来,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技术指导,更增强了我们发展柞蚕生产的信心。我们将严格按照郑研究员的指导,进一步加强种茧保护和制种工作,把鲁山县的柞蚕产业做强做大。”

  鲁山县作为“中国柞蚕之都”,拥有丰富的柞蚕资源和悠久的养蚕历史。近年来,鲁山县积极引进柞蚕新品种及先进养殖技术,柞蚕的颜色已从单一的黄色扩展到红、黄、蓝、绿、白等多种颜色,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种类。通过本次科技特派员的现场指导,为鲁山县柞蚕种茧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更为柞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将进一步推动其柞蚕产业从传统养殖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