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胡奥育
初春,稻田已褪去冬日的沉寂,田埂边野草泛出新绿。在商城县双椿铺镇王店、宋岗、古城等稻米种植基地,无人机沿预设航线飞行,精准监测田地湿度与土壤状况,为春耕做足准备。这一幕,不仅是现代农业科技的生动实践,也是双椿铺镇科技赋能富硒稻米产业的真实写照。
2024年,双椿铺镇党委、政府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将富硒稻米产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参与”的模式,与新乡市辉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先进的生物菌肥技术。同时,镇里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统筹推进技术推广、示范田建设和品牌培育等工作。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重点推广再生稻“桃优香占”“隆晶优1212”“和优质稻”“鄂香2号”等优质品种。
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镇政府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喷施富含硒元素的谷聚金叶面肥,通过生物菌肥技术,不仅使稻米富含硒元素,还增强了作物的抗旱性和节水能力。同时,生物菌肥在土壤和植株中富集氨、磷、钾、钙、镁、钼、锌等中微量养分,全面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实现了稻米增产15%以上,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如今,双椿铺镇已使用古聚金生物菌肥培育富硒稻米1000亩左右,构建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古城村种粮大户江庆前表示:“引进新的生物菌肥技术后,稻米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更好了,富硒稻米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2024年我种植了300亩,每亩平均增收400余元。”
富硒稻米的成功培育,不仅是双椿铺镇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未来,双椿铺镇将继续以科技为引领,以品质为核心,推动富硒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这片土地上的“白玉”焕发出更加璀璨的金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