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淮滨:小车间撬动大振兴
时间:2025-02-20 14:53:4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秦怡欣

  2月18日,信阳市淮滨县栏杆街道办事处欧坡村四季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百多台电动缝纫机在飞速旋转,平缝、扒边、钉扣,工人们熟练的在工作台边忙碌着。

  “车间办在村里,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挣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小,比出去打工得劲儿!”正在把加工好的衣服装入包装袋的工人李玲说。李玲家里有六口人,丈夫前年在工地上受伤造成胳膊二级残疾,此后就无法继续从事重体力活,只能在家里种点菜或是去镇上打打零工,两个孩子上初中,老人常年卧病在床, 家庭负担很重。村里车间招工时,李玲和亲戚一起过去干活,现在一个月可以领到3000多块钱。“让家里人日子越过越好就是我的最大动力!”李玲开心地说。

  “我们这个车间主要生产童装、睡衣和棉袄三件套。”该制衣车间负责人刘学李说。2017年,刘学李在镇村干部的鼓励下到村部申请开办帮扶车间,4000多平方米的车间用地批下来后,在浙江开办服装厂的亲戚把订单发给他,他就开始组织工人进行加工了。“我前期投入300多万元,前几批单子制成后发过去,客户很满意,总公司给我们增加了一倍的订单量,我下一步还得继续招人哩!”刘学李说。

  “我耳不聋、眼不花,村里让我在这儿打扫卫生、清理东西,也不累人,每月还给我发钱,多好!”67岁的刘树强说。“做不来缝缝补补的活儿,刘厂长让我搬货、打包,感觉自己不是个废人了,可以挣钱了。”工人夏志媛说,夏志媛患脑梗死后遗症,手指经常发抖,无法出外打工,现在一个月2000块钱不成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制衣车间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栏杆办事处宣传委员田虎说。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