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王俊凯 杨柳
2月18日,走进鲁山县熊背乡雁鸣庄村村庄,一排排整齐的鹿舍映入眼帘,200头梅花鹿或悠闲踱步,或低头觅食,呦呦鹿鸣声此起彼伏。“这些梅花鹿不仅是村里的‘宝贝’,更是我们乡村振兴的希望。”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民站在鹿舍旁介绍道。
雁鸣庄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梅花鹿和鸵鸟养殖已成为村里的两大支柱产业。目前,梅花鹿养殖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试运营,而投资1.5亿元的鸵鸟产业园二期项目也即将全面建成。项目完成后,鸵鸟养殖规模将达到一万只,雁鸣庄村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鸵鸟养殖基地。
“以前村里主要靠种地为生,收入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现在有了这些特色产业,大家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朱法立一边给梅花鹿喂食,一边感慨道。“自从村里发展梅花鹿和鸵鸟养殖后,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参与到养殖产业中。”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在鸵鸟养殖园内,饲养员孙玲玲正忙着给鸵鸟喂食。她笑着说:“这些鸵鸟可是我们的‘金凤凰’,不仅肉质鲜美,羽毛和蛋也很受欢迎。”王大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介绍,鸵鸟养殖不仅效益高,而且对环境友好,非常适合在雁鸣庄村这样的生态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而特色产业正是我们的突破口。”王国民说。“村里计划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开发梅花鹿和鸵鸟的深加工产品,如鹿茸保健品、鸵鸟皮具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村里还将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我们不仅要打造全国最大的鸵鸟养殖基地,还要将雁鸣庄村建设成集养殖、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特色生态乡村。”熊背乡党委书记雷晓鸣表示,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当地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