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郑州警方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畅通服务大提升行动
时间:2025-02-20 15:13:0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白琰

  2025年2月19日上午,郑州市公安局召开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服务大提升动员部署会,即日起至5月底,郑州警方将在城区范围内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畅通服务大提升行动,全力实现交通秩序的明显改观、管理效果的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的明显增强。

  动态交通秩序治理

  治理重点:严查机动车闯信号灯、不礼让斑马线、酒驾醉驾、飙车炸街、超员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查非机动车闯信号灯、停车越线、逆行、行驶机动车道、违法载人、上高架桥、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查行人闯信号灯、不走斑马线、翻越护栏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以郑州市金水路等14条主干道,河医等8个医圈,二七商圈等8个商圈为重点,按照路段整治“千米推进”、商圈医院“逐一攻坚”模式,严管严查机动车、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及骑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力争在每个行政区打造3-5个治理标杆。

  协同治理:全市两级巡特警部门组织警力于工作日早晚高峰期(早7:30-8:30、晚17:30-18:30)在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流量大、秩序混乱且无交警值守的路口开展设岗盘查,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予以及时劝阻、纠正,对拒不服从管理的,按照妨碍公务依法处理。

  静态交通秩序治理

  治理重点聚焦重点道路,围绕“九主六快”“严管街”等车流量较大的道路开展治理;聚焦重点部位,围绕“医、商、校、景、站”五圈停车需求较大的路段开展治理;聚焦重点情形,围绕多排违停(单侧停车超过一排)、贴近中心隔离设施违停、在隔离设施开口处违停、路口50米内违停、周边住宅小区停车场和经营性停车场及路内临时停车位有位不停的违停、社会关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违停等情形开展治理。

  治理措施:采取现场劝离、短信提醒、贴单处罚、拖移车辆措施,集中优势警力逐条道路严格查处,前面道路治理出成效后再向其他道路延伸,注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固定和车载移动违停抓拍设备作用,提高非现场查处率各查处效率。

  重点车辆安全隐患治理

  治理重点:清理重点车辆及面包车存在的逾期未报废、逾期未检验、违法未处理的安全隐患;严查逾期未报废、逾期未检验、违法未处理、已注销隐患重点车辆及面包车上道路行驶;严格清理违规停放的隐患重点车辆及面包车。

  治理措施:排查清理,按照隐患重点车辆及面包车清单,建立隐患车辆台账,督促车辆所有人及时检验、报废车辆,处理完毕交通违法;精准研判,全面分析研判重点车辆及面包车逾期未报废、逾期未检验、已注销上道路行驶的行驶路线和时间规律;路面查处,根据研判结果在重点车辆及面包车出行的重点路段、时段进行布控拦截、处置,提高查处效率;违停清理,在日常违停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重点车辆及面包车,注意查询车辆状态,对属于违法多起未处理、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已注销状态的一律拖移,通知当事人做进一步处理,全部消除安全隐患。

  “扫路”行动问题整改

  排查重点:事故多发点段;交通拥堵点段;秩序混乱点段;“医、商、校、景、站”五圈、“住宅密集区”一区等人流车流密集区域、重点部位周边道路。

  排查措施:聚焦“人、车、路、设施、企业、天气”六要素开展排查;结合春季交通安全形势和交通特点开展排查;排查出的隐患问题组织实地调研、会商研判,制定整改措施或优化方案。

  治理措施:结合道路交通实际,提升、完善路口、路段交通组织渠化;科学设置、调整、完善、更新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信号灯等各类交通安全设施,确保各类交通安全设施干净整洁、清晰醒目、设置合理、运维正常;对不属于公安交管部门负责整改的隐患问题,报市协调机制办公室统筹协调相关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市直部门及单位完成整改。

  宣传发动

  新媒体宣传,通过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抖音视频等新媒体,制作播放文明交通宣传推文和交通安全公益视频等内容,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场所宣传,利用人流密集区公共场所的LED显示屏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视频开展宣传;志愿者宣传,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组织志愿者在主要路口、重点场所进行劝导;行业宣传,对客货运输企业、外卖配送等行业,组织专题培训和宣传教育;“七进”宣传,走进社区、企业、学校、村庄、广场、单位等位置,通过上交通安全课、交通安全展板展示、播放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交通安全文艺演出、交通安全有奖问答等形式,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点对点”宣传,利用12123APP平台和手机短信,点对点向专业客货运司机发送交通安全提示短信;媒体曝光,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曝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此次行动,结合春季交通安全形势和交通特点,集全局之力,一体化推进源头管理、源头排查、路面治理、交通宣传,规范道路通行秩序,深化岗位大练兵,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交管战斗力,努力实现交通秩序、出行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交通事故总量、事故死亡数量双下降的目标。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