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院县共建赋能杞县大蒜产业绿色升级
时间:2025-02-20 17:08:5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王苗苗 朱笑笑

  “作为传统大蒜产区,连作障碍问题一直困扰我们。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帮助下,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大蒜长势比原来好多了……”2月18日在杞县苏木乡刘黄庄村大蒜绿色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大户孙亚辉激动地对记者说。

  当天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由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杞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院县共建“大蒜、花生绿色种植及加工技术”培训会在杞县召开。杞县各个乡镇主管领导以及农办主任,当地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代表参加了培训。项目团队计划通过“讲给大家听、做给大家看、引导大家干”三步走的方式,召开春季大蒜管理整村推进动员会。据介绍,此次培训会既是响应全省农科系统开展春管服务的具体行动,也是院县共建项目的重要专题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杞县大蒜和花生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科技支撑和新的希望。

  杞县是河南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蒜和花生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超50万亩,年产值达数十亿元。然而,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生态保护要求的提高,传统种植模式面临病虫害加剧、连作障碍频发、加工技术滞后等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杞县人民政府在2023年启动了“院县共建”项目,通过技术帮扶、示范推广、产业对接等方式,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室内培训会上,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封洪强介绍了大蒜种植技术的应用成效,省农科院研究员杨丽荣则详细讲解了大蒜轻简化、标准化生产及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省农科院副研究员王振宇就高油酸花生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作了详细讲述,与会专家唐忠杰、赵妍、张俊涛副研究员分别就大蒜优良品种选择及配套栽培、大蒜和花生高效加工、大蒜和花生示范方整村推进实施方案作了专题讲解,当地众多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代表积极参与。培训会由杞县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主任谢宏伟主持。

  随后,与会专家前往杞县刘黄庄大蒜示范基地,张俊涛、杨丽荣等专家现场讲解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展示了绿色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种植户边观摩边提问,专家团队现场答疑,气氛热烈。杞县苏木乡种植大户纷纷感慨,以前种蒜靠经验,现在学了新技术,明年一定试试水肥一体化,降低成本还能增产。

  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封洪强表示:“我们在示范基地示范了深翻深松、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包衣等技术,防控大蒜根腐病,有效提高了防控效果。与对照田相比,每亩可为农民增收1000元左右。此次示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示范基地的观摩,让周边农户、种植大户以及乡镇村主管农业的领导看到示范效果,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省农科院研究员杨丽荣介绍:“在种植户孙亚辉承包的这100亩大蒜田里,我们配合农户实施了以微生物菌剂为主的连作障碍防控技术,包括土壤深挖深松、有机肥替代技术以及两次喷施微生物菌剂的防控技术。目前这块地是我们筛选的微生物菌剂小区实验田。从实验结果来看,我们筛选的以粉红螺旋聚宝酶为主的菌剂表现优异。与对照田相比,长势良好,叶片和根系都表现出色,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菌剂在当地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为杞县大蒜和花生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将继续携手杞县人民政府,深化合作,强化科技支撑,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