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国办发〔2025〕2号)文件要求,漯河市源汇区文化旅游局结合工作职能,研究制定《源汇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十条服务措施》。
举办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多元活动激发消费潜力,围绕节庆节点举办消费季、非遗展演等主题活动,联动发放文旅消费券,鼓励景区推出门票减免、会员优惠等政策,释放工会职工消费潜力。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化惠民赋能公共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进商圈、景区、街区,利用城市书房、非遗文创馆开展全民阅读、非遗项目展示展览等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
丰富不同群体旅游产品。精准供给满足群体需求,针对亲子、研学、银发等群体,优化亲子乐园、研学旅游、老年文化产品供给,打造全龄友好型文旅场景。
实施景区升级提质工程。项目驱动推进景区提质,以河上街文旅城、漯湾古镇为核心,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实施基础设施升级和业态优化,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地标。
加强文化赋能旅游产业。文化IP深化产业融合,挖掘商埠文化、非遗资源,推动非遗工坊产业化,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积极拓展新型消费业态。科技赋能培育新兴业态,鼓励AR、VR、网红经济等科技与文旅融合,拓展数字消费场景,增强体验感与吸引力。
有序促进夜间文旅消费。夜间经济点亮消费新引擎,支持景区、商圈延长营业时间,打造夜间演艺、特色餐饮等消费场景,擦亮省级夜经济集聚区品牌。
培育打造数字消费场景。智慧服务优化消费体验,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开发虚拟导览、在线展览等数字化产品,提升服务便捷性。
全面优化文旅消费环境。监管护航保障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秩序整治与安全监管,完善投诉处理机制,营造安全、文明、诚信的消费环境。
加大文旅资源宣传推介。立体宣传扩大品牌影响,整合新媒体、旅行社资源,推广精品线路、文旅活动,通过探店打卡、直播引流等拓展客源市场。
下一步,该局将着重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旅产业助推源汇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