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张 强 王敬皓
近年来,舞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始终秉持“为民服务”初心,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为引领,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科技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模式全面升级,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打造出高效、便捷、温暖的政务服务新标杆,赢得群众与企业的高度赞誉。
“多窗跑”到“一窗办”,做好流程整合的“加减法”
该县政务服务中心以“一件事一次办”为核心,打破传统部门壁垒,将个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17项高频事项整合为“主题式套餐服务”。例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通过打通公安、卫健、医保等多部门系统,实现户籍登记、医保参保等事项“一表申请、联动办理”,群众跑腿次数减少80%以上。
工作人员以“全流程陪伴”模式,主动对接群众需求,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今年累计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业务200余件,材料精简率达60%,审批时限压缩95%以上,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前要跑五六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半小时搞定,太省心了!” 一位刚办理完新生儿手续的市民刘先生感慨地说。
“固定窗口”到“潮汐服务”,深化资源调配的“智”与“情”
面对办事高峰期的“排队长龙”,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潮汐窗口”机制,在不动产、社保医保等高频业务区设置5个弹性窗口,动态调整服务资源。当业务量激增时,后台人员迅速增援,分流压力;低峰期则优化人力配置,避免资源闲置。今年以来,通过“潮汐窗口”办理业务100余件,群众平均等待时间缩短40%。
工作人员还推出“预约办”“延时办”等贴心服务,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今年以来,中心累计为80余家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政策咨询、审批指导送到企业门口。
“人工跑腿”到“数据赋能”,强化科技支撑的“精”与“效”
依托“豫事办”平台,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应用,汇聚教师资格证、道路运输许可证等68类证照,实现“扫码即用、免证办理”。同时,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实时监控审批流程,超时业务自动亮牌预警,确保服务质效。
工作人员还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推出“不见面审批”“远程帮办”等数字化服务,全县行政许可即办件占比、不见面审批占比接近100%,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被动服务”到“主动问需”,把准监督考核的“刚”与“柔
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建立“日巡查、周点评、月排名”考核机制,评选季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同时,引入社会监督力量,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监督员,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今年以来,一把手累计坐班60余人次,现场解决流程不畅、态度不佳等问题20余个,群众满意度达99.96%。
“群众的笑容就是我们的成绩单。每一次高效办结,都是对初心的坚守。” 该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一位工作人员说。该县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模式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从流程优化到科技赋能,从弹性服务到温情陪伴,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政务服务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温度。下一步,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探索更多创新举措,让政务服务成为舞阳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