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 “四维”发力 全面提升国库服务质量
时间:2025-02-26 15:09:3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郑俊甫 陈昱竹 朱明磊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强化部门协同、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服务效能、深挖数据价值,全面提升国库服务质量,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跨部门联动,加速财税政策落地。该行积极构建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国库工作沟通协调和应急保障机制,为地方财税改革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推动成立县域金融服务工作协调委员会,设立国库服务工作专班,确保机构改革后县域国库服务不打折。进一步健全财税库关银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各单位职责,优化国库业务流程,推行定期例会制度,切实形成多部门工作合力。完善应急保障机制,联合制订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针对紧急事件,在合规前提下秉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保障急需款项及时划拨。全年开展县域现场调研5次,召开联席会议7次,解决急难问题和规范业务管理20余项。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预算执行质效。该行持续推进国库系统建设,为地方预算执行提供优质高效的国库服务。制订“一机多库”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任务清单,协调相关部门统一作战,开展系统测试和生产环境搭建,在“业务不停、无缝衔接、安全有序”前提下,顺利完成并库工作,全市多个核算主体整合为1个,系统操作频次减少近7成,档案成本节约近3成,业务操作风险显著下降,促进机构改革成效转化为提升基层金融服务实效。协同税务部门打造影像传递平台,上线税库资料采集交互系统,有效解决纸质资料远距离传输时间长问题,大幅提高退抵欠、免抵调业务处理效率。联合税务部门筛选全市报验登记企业名单,逐户了解纳税人“个性化”需求,推动签订“跨省网签三方协议”,实现网上申报、缴税、入库等业务全流程电子化服务,将办税时间从2-3个工作日压缩至3-5分钟,大大减轻纳税人异地缴款负担,累计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金额数百万元。
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国库服务效能。该行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惠企利民服务直达基层。联合财政部门建立“先沟通、先受理、先拨付”机制,提前沟通资金拨付项目,动态调整受理优先级,优化资金拨付节奏,确保民生资金直达快达。建立退税业务“日跟踪”制度,实行“销号式”管理,对个税汇算清缴退税、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大批量退税业务,严格做到“即来、即审、即办”,实现退税资金“秒到账”,促进税费政策红利直达快享。2024年,办理个税汇算清缴退税、增值税留抵退税业务8.2万笔。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国债宣传系列活动,增设无记名国债常年兑付点,创建掌上国债服务评价平台,建立无记名国债流程图,创新“现场+线上”巡查模式,城乡居民国债服务的获得感明显增强,辖区农村地区国债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
释放数据生产力,提供科学决策支持。该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分析调研作为提供国库增值服务、擦亮经理国库价值底色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挖掘国库业务系统海量数据价值,形成高质量的数据可视化成果;立足国库视角,全面分析地方财政收支和经济形势,为地方政策调整提供精准的国库数据信息服务。借助库存监测及现金流预测系统,实时监测各级国库库存保障能力及财政资金流向,及时对低库存地区进行预警,配合财政部门合理调度库款,守牢“三保”底线。2024年,围绕储蓄国债等履职重点开展专题研究并完成研究报告26篇,为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