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宝丰:“椿”意盎然助增收
时间:2025-02-26 16:18:0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王腾飞 黄魏纳

  2月25日,走进宝丰县闹店镇刘集村的香椿种植大棚,鲜嫩的香椿芽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准备供应市场。

  “我们的香椿芽主要卖往郑州万邦、北京新发地、山东寿光等蔬菜批发市场和附近的大型商超。”大棚负责人王瑞旺说,他种植的红油香椿虽不到2米,但每棵可釆收鲜芽100克,每亩6万棵总产量可达12000斤,在春节前后基本上都以40元一斤的价格进行批发销售,供不应求。

  今年47岁的王瑞旺是鲁山县团城乡人,2001年来到宝丰县从事苗木种植、园林绿化等业务,并成立了河南省瑞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近几年绿化苗木行业趋于供大于求,企业发展面临转型难题,在赴山东、安徽等省份学习时,王瑞旺发现大棚香椿不仅产量高,而且能够实现反季节供应,价格也相对传统露天种植较高。2024年10月,他邀请山东、郑州中牟等地的技术专家前来实地指导,租用了刘集村的3个大棚,按照每亩6万棵的密度,开始种植。

  据王瑞旺介绍,将香椿苗由低到高阶梯式植入大棚后,只要把将温度控制在10℃—25℃之间,并定时浇水,就可以在春节前后按茬采摘鲜嫩的香椿芽。等到露天的香椿芽大量上市后,这些细杆香椿树就停止采收,被粉碎回田当作肥料。

  香椿种植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在移栽、采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有时候一个大棚每天就需要20多个人。“我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几十块钱,离家近不耽误接送学生。”刘集村村民张天胜说。

  为了让更多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王瑞旺在鲁山县辛集乡沙河北岸建立了220余亩的香椿苗木繁育基地,在实现自主育苗、降低成本的基础上,2025年他计划新建20多个大棚。同时,由于大棚香椿利用时间不足6个月,他还打算在其余时间段种植蔬菜。

  “我们与河南城建学院武振江博士团队合作,详细记录了生产过程,下一步准备制定行业生产标准,做好专利申请等工作。”王瑞旺说。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